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九世纪后期,英国掀起了怀乡风尚.人们视乡村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九世纪后期,英国掀起了怀乡风尚.人们视乡村为“古代安宁常在之地”。是英国最宝贵的财富,视乡村生活为民族道德特点的保留地。商人成了受蔑视和道义谴责的对象,而工业则主要被指责是乡村美景的破坏者。发财致富的商人模仿乡绅的生活方式,渴望获取一份乡村地产,成为绅士或与地方绅士联烟。学校教育轻视专业和实践学习,偏重塑造有闲的地主绅士,很少有实业家出身名校,而出身名校的实业家多数变得“文雅”起来,即不再一门心思追求生产和利润。最终,英国绅士的价值观在政治思想和行动中“驯化”了工业主义。

  一一摘编自马丁威纳英国文化与工业精神的衰落》

材料二  二十世纪初,中国城乡文化发展渐呈分离之势。与传统做官的读书人多半要还乡不同,新学制下的大学(早期也包括中学)毕业生基本在城市定居,不再落叶归根。学生与城市的联系愈来愈紧密,他们轻视农民,与乡村日益疏远。农村学校和入学儿童数量都至下降趋势。乡

村中人的读书愿望不高,平均识字率逐渐降低。本已为数日少的乡村读书人也向城市流动。

农村中剩余乡绅的文化水平大不如前,对自己的道义约束也日渐松懈。

  一一摘编自罗志田变动时代的文化展迹》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怀乡之风”的表现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的追求与19世纪后期英国

绅士化商人追求的不同之处,并分析中国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

 

⑴表现:向往乡村生活;重视传统道德;轻视工商业;教育轻视技能培训,偏重塑造绅士风度;追求土地财富;积极与乡绅朕姻。 影响: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利于保留传统文化;利于社会和谐;不利于培养进取精神;不利于为工业提供人才积累、资金积累、营造舆论环境,导致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落伍。 (2)不同:向往城市生活;摆脱传统束缚,追求思想解放;轻视农民;追求民族独立;鼓吹实业救国。 原因:近代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城市化加快;西方生活方式、近代思想文化的影响;新式学堂成本高、集中在城市;农村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生活贫困;科举制的废除,阻断了通过读书而做官的途径;民族工业的产生生展。 【解析】(1)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材料一“人们视乡村为‘古代安宁常在之地’,是英国最宝贵的财富,视乡村生活为民族道德特点的保留地”可得出向往乡村生活,重视传统道德,“商人成了受蔑视和道义谴责的对象,而工业则主要被指责是乡村美景的破坏者”可得出轻视工商业,“校教育轻视专业和实践学习,偏重塑造有闲的地主绅士”可得出;教育轻视技能培训,偏重塑造绅士风度,“发财致富的商人模仿乡绅的生活方式,渴望获取一份乡村地产,成为绅士或与地方绅士联姻”可得出追求土地财富,积极与乡绅联姻等;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一“发财致富的商人模仿乡绅的生活方式,渴望获取一份乡村地产”可得出利于城乡协调发展,“视乡村生活为民族道德特点的保留地”可得出利于保留传统文化,“商人成了受蔑视和道义谴责的对象,而工业则主要被指责是乡村美景的破坏者”可得出利于社会和谐,不利于培养进取精神,不利于为工业提供人才积累、资金积累、营造舆论环境,导致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落伍等。 (2)第一小问不同,根据材料二“学生与城市的联系愈来愈紧密,他们轻视农民,与乡村日益疏远”可得出向往城市生活,轻视农民,“毕业生基本在城市定居,不再落叶归根”可得出摆脱传统束缚,追求思想解放,联系所学可得知识分子追求民族独立,鼓吹实业救国等;第二小问原因,则需要联系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来进行归纳,近代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城市化加快,西方生活方式、近代思想文化的影响,新式学堂成本高、集中在城市,农村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生活贫困,科举制的废除,阻断了通过读书而做官的途径,民族工业的产生发展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62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说,如果但丁、歌德都没有了自己的国籍,都用世界语来思考和写作。他们还能对欧洲文化有他们已做出的贡献吗?因此除了“多国家的欧洲”之外,不可能有另一个什么“欧洲”。这反映了他

A. 呼吁保留必要的国家主权

B. 提倡扩大西欧一体化的范围

C. 鼓励张扬各国的文化特色

D. 极力反对美国干涉欧洲事务

 

查看答案

1930年6月,斯大林在苏(联)共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我国改造国民经济不仅限于改建它的技术基础。同时还要改变社会经济关系……已经联合起来并实行社会主义化的工业方面,技术改造基本上已经具备现成的社会经济基础。”斯大林这一讲话

A. 推动工业化的全面开展

B. 加快了农业集体化步伐

C. 促使新经济政策的废除

D. 抓住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查看答案

1839年,保守党领袖皮尔应邀组建政府,但他坚持要求女王的内务人员也应换成保守党的人。女王愤然回绝,皮尔也拒不组阁。后来在女王丈夫的调停下,采取折中办法,换掉了宫内的一半侍从,“寝宫危机”才宣告结束。这反映了英国

A. 女王权力受到内阁制约

B. 民主政体的日趋完善

C. 践行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D. 国家权力中心的转移

 

查看答案

罗马法规定,首先发现矿藏者可为该矿藏的所有人,但国家可以视需要限制甚至禁止其开发。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须付给发现者矿藏价值的2%。罗马法

A. 以保护私有财产为核心

B. 平衡环保与经济发展需要

C. 保护自由民的经济利益

D. 协调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

 

查看答案

1951年春,山西长治地委对其辖区的5个村卖地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土改后5个村共有卖地户96户,计:新中农61户,占63.5%;老中农31户,占32.3%;贫农4户(其中有2户系旧富农下降),占4.2%。共卖出土地284.11亩,其中新中农占65.2%,老中农占31.2%,贫农占3.2%。”这说明该地区

A. 农村土地改革没有成果

B. 农民土地私有制发生了变化

C. 农民两极分化十分严重

D. 变革农村生产关系的必要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