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记者:“是什么原因促成你有西行的设想?” 回答:...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记者:“是什么原因促成你有西行的设想?”

回答:“19岁那年,葡国航海家达·伽马完成首航印度壮举,他带回许多珠宝香料和布匹,一本万利,成了巨富。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激励,我下定决心要超越达·伽马,好望角风浪太大,我要另辟到达东方的安全航道。”

材料二1498年,达·伽马抵达印度的卡里库特时,一位当地人问葡萄牙人到底想要得到什么,达·伽马回答说:“基督教和香料。”赫尔南多·科特斯在准备征服墨西哥时宣称:“我为获取金子而来,而不是来当农民种地的。”

——约翰·马凯等《世界诸国史》

请分析:

(1)根据材料一,判断文中的“我”是指哪位航海家。他与其他航海家“背道而行”的依据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1)麦哲伦;地圆说。 (2)动机:①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②社会根源:欧洲人对贵重金属和香料的渴求。③直接原因:商业危机,西欧人被迫另辟抵达东方的新航路。④宗教根源:基督教会为了传教,不惜使用武力进行“圣战”,成为海外扩张的重要推动力。⑤政治:欧洲各国君主强化王权,积极扩张,⑥思想动力: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想⑦条件:欧洲造船和航海技术上、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 【解析】第(1)问,由材料一信息“我下定决心要超越达•伽马,好望角风浪太大,我要另辟到达东方的安全航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出文中的“我”是指麦哲伦。“依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是地圆学说。 第(2)问,“原因和条件”,依据材料二信息“基督教和香料”“我为获取金子而来,而不是来当农民种地的”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根源、社会根源、直接原因、宗教根源、政治基础、思想动力以及科技条件等角度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新中国建立后,汉语从文风到词汇经历了一次大换血。下列流行语体现上世纪90年代时代特征的是

A. 合作社、大锅饭、大跃进

B. 市场体制、因特网、绿色食品

C. “个体户”“万元户”“一国两制”

D. “入世”“和谐社会”“拆迁”

 

查看答案

下图是1980-198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基本状况。下列选项中能够与此有关联的是

①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②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③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④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20世纪80年代初的试点改革中,一些国营企业从过去的等米下锅发展到主动派人出去找米下锅,从而由原来的吃不饱变成了吃不了。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

A. 企业融入大量外资

B. 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 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查看答案

有人把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概括为“分田在家单干”“离土不离乡”和“离土又离乡”三个阶段。其中“离土不离乡”为农民致富和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它是指

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 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D. 进城务工

 

查看答案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图,其中对下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 A—B经济增长最主要是由于三大改造的完成

B. B—C的变化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的

C. C—D的变化主要原因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D. B—D阶段中的1959—196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发展最困难的时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