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欧洲史》记载:“1861年3月3日的皇帝告示使一直为农奴的农民获得自由。他们在...

《欧洲史》记载:“1861年3月3日的皇帝告示使一直为农奴的农民获得自由。他们在法庭上得到了平等,但土地仍属于村社。告示使农民非常不满,他们或者去南部参加农村无产者的队伍,或者加入城市工业无产者的队伍。”这说明农奴制改革(    )

A. 是一场欺骗,但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 是一场掠夺,造成了社会的分化,激化了社会矛盾

C. 留有大量的封建残余,封建专制统治得到不断强化

D. 造成了社会分化,实际上培育了俄国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

 

A 【解析】材料信息"他们在法庭上得到了平等,但土地仍属于村社"说明改革具有欺骗性;材料信息"他们或者去南部参加农村无产者的队伍,或者加入城市工业无产者的队伍"有利于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资本主义展,故选A;材料没有涉及社会矛盾激化的信息,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封建残余的信息,排除C;材料的主旨不是培育了俄国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针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与1905年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关系,列宁精辟地指出:“1861年诞生了1905年。”这一结论的真正含义是(    )

A. 1905年革命是在1861年不断高涨的农民革命潮流中发生的

B. 1861年改革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成为1905年革命的根源

C. 1905年革命是在1861年改革后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基础上产生的

D. 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为1905年革命准备了条件

 

查看答案

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查看答案

19世纪初,一位俄国贵族说:“(废除农奴制)农业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吗?一些田地难道不休耕,一些谷仓难道不会空吗?毕竟,我们市面上的面包大部分不是由自由农民生产出来的而是出自贵族……离开了主人的管束,农民只会贪杯、干坏事。”上述材料反映的基本主张是

A. 维护农奴制度

B. 废除农奴制度

C. 推翻沙皇专制

D. 对农奴制进行改革

 

查看答案

恩格斯在论述克里木战争影响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遭到了惨败......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人民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过的觉醒开始了。”“觉醒”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

A. 军备落后

B. 制度腐朽

C. 经济凋敝

D. 吏治腐败

 

查看答案

19世纪初,俄国生铁产量曾一度居世界首位,但到19世纪中期,俄国工业已明显落后于西欧,主要原因是(    )

A. 腐朽农奴制的阻碍    B. 自由劳动力的缺乏

C. 工业资金的匾乏    D. 交通运输的落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