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7年“八一三”上海抗战爆发后,南京政府于8月21日同苏联政府签订了《中苏互...

1937年“八一三”上海抗战爆发后,南京政府于8月21日同苏联政府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条约有效期为五年。中共在《解放》周刊立即发表评论指出“不侵略间的结合便是对于侵略者有力的打击”。该条约的签订

A. 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日的斗志

B. 表明国民党反苏政策的失败

C. 促使国共两党开始考虑合作

D. 扭转了抗日战场的不利局面

 

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八一三”上海抗战爆发后,南京政府与苏联结盟,表明了反法西斯的态度,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日的斗志,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南京政府与苏联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没有涉及国民党反苏政策的失败,排除B。西安事变之后,国共两党已经实现分裂对抗到走向合作抗日,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D项夸大条约签订的作用,说法错误,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孙中山1906年在一份宣言中提出:“今由平民革命以建革命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由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集中表明革命党人主张

A. 建立统一的民族独立国家

B.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

C. 实现普遍平等的民权

D. 争取国家富强实现民生幸福

 

查看答案

下图为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刊行译书分类示意图。它主要表明当时

A. 翻译的书籍类型多种多样

B. 向西方学习思潮开始兴起

C. 学习西方更注重实用技术

D. 社会科学思想于中国无益

 

查看答案

洋务运动时期,清首任驻英、法公使郭嵩焘认为英国“所以持久而国事益张者,则在巴力门议政院(议院)有维持国是之义,设买阿尔(市长)治民,有顺从民愿之情。二者相持,是以君与民交相维系”;而中国“秦汉以来二千余年适得其反”。这些言论引起国内官绅的公愤,记录这些言论的书奉诏毁版。郭嵩焘被罢黜公使职务。上述历史现象集中体现了

A. 中英国力强弱的主因在于政治制度差异

B. 中国由传统社会走向近代社会步履艰难

C. 外交近代化的进程加快

D. 洋务运动阻碍了国人民主意识萌生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前.中国丝的出口,每年一般只有几千包,而1847年达20000余包。1852年44000余包,1855年79000余包。茶的出口,鸦片战争前,每年大约五千多万镑,鸦片战争后历年增长,1856年已达一亿三千余万镑。这反映出鸦片战争后,中国

A. 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B. 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C. 保持外贸出超地位

D. 融入世界市场步伐加快

 

查看答案

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下列对材料中领事裁判权评价正确的是

A.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    B. 开启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

C. 符合了时代需要的相关法律规定    D. 直接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