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我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我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甚至有些地方只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由此可知,当时

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 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D. 区域经济繁荣发展

 

B 【解析】依据题干“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甚至有些地方只种植棉花”可知,反映的是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说明明朝中后期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故B项正确;A项是在鸦片战争后,应排除;生活方式的变化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不能体现区域经济繁荣发展,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与这段描述的情景最不可能同时代出现的有

A. 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士也浅。……江东之田器尽

B. 棉布成为人民主要衣料

C. 邢窑白瓷天下无贵贱皆通行之

D.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查看答案

宋真宗在位期间(997—1022年),土地兼并严重,但农作物产量倍增,手工业、商业蓬勃发展,贸易盛况空前,市民阶层壮大。这一现象说明

A. 租佃经营方式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

B. 不抑兼并的政策导致贫富分化严重

C. 经济的发展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固化

D. 土地兼并的现象并不影响社会和谐

 

查看答案

唐代前期,漕粮主要以关东地区为主,“发漕山东粟四百万石入关”;唐中后期,随着曲辕犁的使用,“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每年向北方运粮达30万石左右。材料主要说明

A. 关东地区经济发展呈滞后性

B. 重农政策在唐后期全面贯彻

C. 先进农业工具对经济的推动

D. 经济重心已完全转移到南方

 

查看答案

唐初,中书省起草的有关征兵的敕书经唐太宗签署下发到门下省,门下省官员提出异议,该敕书终没有施行。此后门下省逐渐具有封还敕书的权力。尚书省承接地方政府上报的事务也须通过门下省审读同意,最后报皇帝签字认可。上述现象主要说明了

A. 唐初皇权与相权形成权力制衡

B. 尚书省起到沟通中央和地方的作用

C. 中书省是唐代的最高决策机构

D. 门下省具有使决策合理化的功能

 

查看答案

浙江慈溪唐五代秘色瓷窑址的发掘,使人们得以进一步认识“夺得千峰翠色来”名句所赞美的一类瓷器,有学者认为秘色瓷是当时这类瓷器的上佳之品。这类瓷器是

A. 青瓷

B. 青花瓷

C. 白瓷

D. 釉下彩绘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