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中后期,福建各地出产的绸、纱绢、铁、纸张、糖及荔枝、柑桔,“下吴越如流水”。景...

明中后期,福建各地出产的绸、纱绢、铁、纸张、糖及荔枝、柑桔,“下吴越如流水”。景德镇的瓷器、湖州的丝绵、漳州的纱绢、松江的棉布、杭州所产金箔及胭脂,行销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这表明当时

A. 重农抑商政策日渐废弛

B. 经济区域性分工日益加强

C.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

D. 工商业发展导致农业衰退

 

B 【解析】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统治者采取的基本经济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景德镇的瓷器、湖州的丝绵、漳州的纱绢、松江的棉布、杭州所产金箔及胭脂”反映了明朝中后期经济区域性分工日益加强,故B项正确;因为腐朽的封建制度,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故C项错误;D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东汉虽设有盐铁官,但只负责征税,实行“纵民煮铸”的政策。盐铁政策的变化有助于

A. 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B. 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C. 促进小农经济发展

D. 中央集权制度强化

 

查看答案

明初工匠单立为匠户,世代不得脱籍;明朝中叶工匠可以纳银代役。清朝完全废除匠籍,官营手工业劳动者皆出自官府雇募。这一变化过程的影响是

A. 官营手工业的发展走向市场化    B. 直接导致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 手工业专业化生产水平提高    D. 手工业生产格局出现较大变化

 

查看答案

明人张瀚在《松窗梦语》中就说过“且缘入贡为名,则中国之体愈尊,而四夷之情愈顺。即厚往薄来,所费不足当互市之万一。况其心利交易,不利颁赐,虽贡厚赉薄,彼亦甘心,而又可以藏富于民,何惮而不为也。”这反映了

A. 当时的海禁政策已大大放宽    B. 朝贡贸易中包含着一定的商业成份

C. 高关税保护了国内小农经济    D. 朝贡贸易是“厚往薄来”的亏本生意

 

查看答案

A. 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B. 不利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C. 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D. 不利于民生和社会稳定

 

查看答案

明期时,原为“稻米之乡”的江苏嘉定县不产米,仰食四方;浙江吴会(今绍兴)仰食于盛产稻谷的江西赣州。这反映了明朝时东南地区

A. 农业经营发生变化

B. 农业发展极不平衡

C. 长途贸易得到发展

D. 经济重心地位加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