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庄子的无为政治思想承传于老子,“无为而无不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庄子的无为政治思想承传于老子,“无为而无不为”。庄子和老子都主张无为而治,老子所讲的“无为”主要是个政治概念,引申为一种治国之术,主张统治者不妄为,不扰民,清静自然。到了庄子,无为思想则以自然性和超自然性为主要特色,“无为”思想渐渐脱去它的治世之义,演绎为一种无为适性的隐逸思想。

材料二  “自由放任”一词一般被认为是由17世纪中叶法国商人勒让德尔所创,他在回答法国路易十四的财政大臣柯尔培尔提出的问题“何为保护法国商业的最佳手段”时,答之以“自由放任,允许通行”。1747年,魁奈在《动物经济论》第二版中,从自然法的观点也提出“自由放任”的主张。这一主张经过早期的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的阐述、补充,形成了西方经济学中的重要流派一一自由放任学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老庄的“无为思想”和西方“自由放任”学说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道家学派中的“无为思想”与西方“自由放任”学说的相似之处: 指出这两种思想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到的相似作用。

 

(1)无为思想: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建立;国家分裂,诸侯争霸,战争频繁;统治者残酷剥削,民不聊生,社会呈现出无序、混乱状态。 西方“自由放任”学说:工业革命的进行,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重商主义阻碍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扩张的需要。 (2)相似之处:均主张遵循事物的自然规律;应限制政府的职能与作用;给国家人民发展的自由权(减少对经济及民众生活的干预)。 相似作用: 使企业或个人获得自由,增强企业或个人的活力;利于促进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上升为国家策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对民众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较大影响;对其他思想(学说)的产生发展有一定影响。 【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一“庄子,无为思想则以自然性和超自然性为主要特色”、材料二“自由放任……经过早期的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的阐述、补充,形成了西方经济学中的重要流派……自由放任学说”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建立、国家分裂诸侯争霸、统治者残酷剥削民不聊生、社会呈现出无序混乱状态等方面指出老庄的“无为思想”的背景。再从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重商主义阻碍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等方面指出西方“自由放任”学说出现的背景。 (2)本题根据材料一“主张统治者不妄为,不扰民,清静自然”、材料二“自由放任,允许通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遵循事物的自然规律、限制政府的职能、减少对经济及民众生活的干预等方面概括道家学派中的“无为思想”与西方“自由放任”学说的相似之处。再从增强企业或个人的活力、生产的恢复与发展、民众的价值观、对其他思想的影响等方面指出这两种思想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到的相似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表2为环印度洋区域的主要国际组织。由此看出

国际组织名称

成立时间

性质

成员国

合作组织发育程度

环印度洋地区合作联盟(IOR-ARC)

1997年

经济合作

19

不成熟

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

1967年

政治、经济、文化

10

基本成熟

南亚区城合作联盟(SAARC)

1985年

经济、社会发展

8

基本成熟

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GCC)

1981年

所有领域的合作

6

基本成熟

东非共同体(EAC)

2001年

经济、政治

5

不成熟

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COMESA)

1994年

共同市场

19

快速发展

 

表2

A. 世界经济重心向印度洋区域转移

B. 区域间国际关系民主趋势不断加强

C. 区域内政治经济合作不断发展

D. 发展中国家努力创建新经济秩序

 

查看答案

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合作社已成长为联合了数百万农户的强大机体,要通过合作社把小农经济引上社会主义道路,通过流通过程,同时也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通过生产本身的改组和联合,把个体的分散的生产单位改造成以新的技术(电气化等)为基础的大规模的公有化经济。由此可见当时苏联

A. 新经济政策推行效果显著

B. 准备调整农村生产关系

C. 管理经济的手段单一

D. 扩大了集体经济的自主权

 

查看答案

16世纪欧洲产生了许多新教派,每个新教派都以古代《圣经》原文希腊文和希伯来文为信仰的最高权威,并用民族语言翻译圣经,而且坚决脱离腐败的罗马教会。该历史现象

A. 表明罗马教会进行了顺应时代的改革

B. 受到文艺复兴运动直接推动而出现

C. 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D. 顺应了民族国家发展的时代潮流

 

查看答案

公元212年,罗马帝国卡拉卡拉皇帝颁布了著名的“安托尼努斯敕令”,正式废除了市民与臣民的区别,使罗马帝国境内的臣民都可取得公民权。该敕令的颁布

A. 适应了帝国统治范围扩大的需要

B. 违背了罗马自然法的法治精神

C. 说明罗马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D. 反映出万民法完全取代了公民法

 

查看答案

表1为1979-1982年湖南省零售商业、饮食业、服务业户数和从业人数,可知当时中国

类别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个体

全民

个体

全民

个体

全民

个体

全民

商业户数

0.26

6.19

1.10

6.24

3.19

7.01

4.60

7.73

商业从业人员

0.26

23.69

1.21

24.49

3.46

27.85

5.05

29.63

饮食业户数

0.99

0.46

0.41

0.62

0.75

0.68

1.08

0.78

饮食业从业人数

0.09

5.00

0.48

5.88

0.90

6.33

1.27

6.37

服务业户数

0.11

0.39

0.38

0.49

1.37

0.59

2.21

0.70

服务业从业人数

0.11

2.58

0.41

2.77

1.45

3.36

2.36

3.73

 

表1    单位:万户、万人

A. 私营经济发展缺乏规范管理

B. 非公有制经济的禁令逐渐被打破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 注意引导私营企业健康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