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土地问题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一直起着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至秦则不然...

土地问题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一直起着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者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1931年春,毛泽东制定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即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41—1942年敌后抗日根据地出现了严重困难的局面,中共针对性地实行了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即“双减双交”的土地政策。这就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团结了包括地主在内的各阶级一致抗日。

——摘编自聂佳辉《中共领导下的土地革命和改革》

材料三建国后的乡村建设使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基础空前加强,遗憾的是1958年的人民公社给无数的农民造成了极大的痛苦。1978年后,新的土地政策极大的调动了农民劳动积极性,在保证国家工业化的前提下准许农民获得有限的自由发展空间。

——摘编自李昌平《回首乡建一百年,有待我辈新建设》

(1)依据材料一指出土地制度发生的变化并简要分析其社会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对地主政策的变化,并从政治形势角度分别概括其作用。

(3)依据材料三指出,1958年后中国土地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指出导致土地制度或政策变化的主要因素。

 

(1)变化:从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到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 影响:促进生产力和封建经济发展;有利于确立封建制度;为百家争鸣奠基;土地兼并激化阶级矛盾。 (2)变化:从土地革命消灭地主土地所有制到“双减双交”保留地主土地所有制。 作用:土地革命调动了农民革命积极性,巩固了红色政权。“双减双交”有利于联合各阶级一致抗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变化:由“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因素: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矛盾的变化;统治思想和政策的调整。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土地为中心,考查了各个时期的经济政策。第(1)问,“除井田,民得买卖”反映出由井田制到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改变。新的土地制度的确立对政治、经济、思想产生了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贫者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的问题。第(2)问,中共不同的土地政策是由革命任务和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的。土地革命时期,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没收地方土地,消灭地主土地所有制,有利于争取农民对革命的支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巩固和发展红色政权。抗日战争时期,主要任务是民族矛盾,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抗日,因此保留地主土地所有制,另外减少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尽可能团结地主和农民一致抗日。第(3)问,建国以后,农村生产关系先后有土地改革、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四次调整,根据题目要求回答后两次即可。回答土地政策变化的主要因素,应要的上述材料和问题进行高度概括。其中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根本因素,不同的统治思想是重要因素,而能够随着社会矛盾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土地政策是中共成熟的重要表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由此导致了

A. 君主立宪制度确立

B. 责任内阁制形成

C. 社会主义运动高涨

D. 1832年议会改革

 

查看答案

1888年《申报》记载:一闻有人招雇女工,遂觉勃然以兴,全家相庆,举国若狂,利之所在,人争趋之。于是相与连袂随裾,或行逐队以去。上述材料反映出

A.女性获得解放,实现男女平等

B.民族工业发展,雇佣关系开始出现

C.近代工业兴起,出现了女性争聘女工风气

D.报刊业随着近代工业兴起而发展

 

查看答案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认为,近代中国所面临的最大一个问题乃是传统社会不容产生现代型的经济体制。这一问题有望得以解决的历史契机最早出现于

A. 鸦片战争爆发

B. 洋务运动开始

C. 中华民国成立

D. 新中国诞生

 

查看答案

1907年张之洞在湖北武昌成立存古学堂,并给清王朝上了《保存国粹疏》,声称当时“道微文敝,世变愈危”,只有“存国粹”才是“息乱源”的最好办法。材料表明张之洞的目的是

A. 推动洋务运动的发展,自强求富

B. 抵制革命思想的传播,阻止革命

C. 维护民族的传统文化,引进西学

D. 继续维新思想的宣传,预备立宪

 

查看答案

《国语•鲁语上》说:“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怠。”从题干材料中不能够直接解读到的历史信息是

A. 当时正处于周朝统治时期

B. 此时期分封制的作用明显

C.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D. 分封制具备制度性的保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