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文件来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文件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1689年,英国议会制订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的标志;1776年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为根据,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是美国资产阶级纲领性文件,被视为最早的《人权宣言》;1787年,美国制定的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一整套国家体制,被视为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发表的《人权宣言》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原则,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和特权。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材料二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材料三民国初年是一个非常的时代,处于制宪政治时期,而非常态政治时期。制宪政治要解决的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因此,参与制宪的各个党派虽然有各自的价值、信念和利益,但要求他们在制宪的时候,暂时放下党派之私见和私利,从国家的长远和整体利益出发,制定超越党派的永久宪法。……美国在建国之初也曾出现过私人利益泛滥、普遍出现腐败、派系与党争等一系列问题。……面对人性中的幽暗,联邦党人非常具有政治智慧,他们不是像法国大革命那样以公共的善的名义去压抑私利的恶,而是通过建立分权的宪政制度,以恶制恶,相互平衡,将恶转化为善,将私人利益转化为公共利益。在费城制宪会议的过程之中,虽然各州、派系之间有利益冲突,但为了同的实现共国家未来和长远的政治秩序,大家一方面相互承认对方的逐利冲动,另一方面寻求利益整合和政治妥协的可能性。美国人坚信,只要有适当的制度性安排,各种分散的私人利益可以“共和”族的整体为民利益

——许纪霖《辛亥后民初的制度转型为何失败?》

材料四很简单,如果没有辛亥革命,中国可能会通过渐进改良的方式实现社会的转型。在辛亥革命之前,清政府已经在进行改革。比如,时那制订的法律,在今天看也是很超前的。

——李泽厚《告别辛亥革命》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概括民国初期、美国独立初期面临的相同政治问题。

(4)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四观点在认识上的局限性,根据上述四则材料简要阐述你对制度转型的看法

 

(1)特点:通过立法确立民主政治;建立健全议会民主制度;倡导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原则。 (2)表现:实行代议制的民主形式;赋予总统极大的行政权;构建“分权制衡”机制。 (3)问题:都存在党派之争、利益群体之争;都急需制定宪法;都需要建立稳定的政治体制,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4)局限性:将革命与改良对立,认为辛亥革命打断了中国社会转型的步伐;不能准确区分立宪派改良和封建朝廷改良之间的巨大区别。 看法:循序渐进、创新与借鉴(革命与改良)都是制度转型的有效方式;妥协与斗争都是制度转型的策略。 【解析】(1)注意材料信息“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为根据”“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原则,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和特权”,再联系英法美等国的政体虽有不同,但是本质上都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  (2)注意材料信息,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说明实行代议制的民主形式;“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说明赋予总统极大的行政权;“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说明构建“分权制衡”机制。  (3)结合材料信息“制宪政治要解决的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非常态政治时期”,可从急需制定宪法;都需要建立稳定的政治体制的角度归纳。 (4)局限性:根据所学知识,辛亥革命之前,清政府虽然进行改革,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推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但是主要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抵制革命,因此作者将革命与改良对立,认为辛亥革命打断了中国社会转型的步伐;不能准确区分立宪派改良和封建朝廷改良之问的巨大区别。看法:可从制度转型的进程、有效方式、策略等方面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制度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林伯渠《荏苒三十年》

材料二

请回答:

(1)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推翻封建专制政体进行了哪些艰苦的革命斗争?

(2)材料二中图一事件发生于哪一年什么事件后?

(3)图二文件颁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积极意义?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发展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

——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什么?

(2)根据下面表格的提示,写出字母A、B、C代表的历史含义。

 

重大事件

主要领导人

革命的性质

主要历史意义

A

洪秀全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辛亥革命

孙中山

B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南昌起义

周恩来、

贺龙等

新民主

主义革命

C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是怎样创造性地将中国革命引上胜利的道路的?

(4)你从上述材料和民主革命的重大事件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19世纪晚期,下列选项中的国家元首可根据宪法规定,有权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国会)的是

A. 美国、法国、德国

B. 美国、英国

C. 德国、美国

D. 法国、德国

 

查看答案

时至今日,美国政府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在全国范围内行使国防、战争、外交、货币、外贸等国家权力;同时,各州政府对本州的政治、经济、财政、文化教育等享有一定的自主权。这种现象最典型地体现了美国政治体制中的

A. 邦联制原则

B. 分权制衡原则

C. 联邦制原则

D. 民主选举原则

 

查看答案

有人说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革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实际表明

A. 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变,议会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B. 革命后议会和国王共掌国家大权,二者是平等的

C. 革命前后人民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都处于无权地位

D. 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不仅互换了地位,而且发生了质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