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一部人类历史是一部人类不断自我解放的历史,其中思想解放又是人类自我解放的重要组成...

一部人类历史是一部人类不断自我解放的历史,其中思想解放又是人类自我解放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请阅读下表中先秦诸子观点,依据所学知识,完成表格。

 

观点

思想流派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材料一

(2)材料一中的图片分别反映了近代欧洲哪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前者相比,后者有何变化?

材料二

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现在咱们中华民国,虽然不过一个十岁小孩,但咱们却是千信万信,信得过他一定与天同寿。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3)依据材料二指出该文章的写作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辛亥革命在思想解放方面的意义,并分析中华民国未能如梁启超所信“与天同寿”的原因。

材料三

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在深化改革问题上,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世纪70—90年代我国是怎样冲破思想观念藩篱的?依据材料三,指出我国现阶段解放思想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1)①法家②儒家③墨家④道家 (2)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变化:从以人文主义为核心到以理性主义为核心;从反封建神学到反封建专制。 (3)时间:1921年。 意义: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势力强大;帝国主义阻挠中国实现民族独立。 (4)冲破: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邓小平“南方谈话”。 直接目的:深化改革(为改革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 【解析】(1)材料“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体现出①是法家思想;材料“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体现出②是儒家思想;材料“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体现出③是墨家思想;材料“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体现出④是道家思想。 (2)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片①②反映的是文艺复兴运动;图片③④反映的是启蒙运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从以人文主义为核心到以理性主义为核心;从反封建神学到反封建专制。 (3)材料“《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材料二中的文章写作时间是1921年。根据材料“在思想解放方面”并结合辛亥革命的知识可以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来分析出第三小问的答案。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的“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与90年代的““南方谈话”冲破了思想观念藩篱的,促进了改革开放。从材料“在深化改革问题上,……思想不解放,……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中可以概括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促使列强在中国的均势机制逐渐瓦解,这为中国寻求国际化谋求平等待遇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一战期间日本乘机加紧侵略中国,由于战争局势严峻,英法俄亟需外援,支持中国参战。1917年,中国正式向德奥宣战,并立即宣布废除与德奥的不平等条约,收复德奥租界,终止支付德奥庚款,显示了中国利用外交进入国际社会成为平等一员的良苦用心。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大义凛然地拒签对中国不利的凡尔赛和约,把“中国问题”带到了世界最高论坛,为之后山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契机。同时,顾维钧系起草国联宪章的15人委员会成员之一,对宪章的撰稿,贡献颇多。

——摘编自姜良芹、孙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导引》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参加一战的背景,并分析参战对中国的意义。

材料二

抗战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可说经历了一个不断提升的三级跳……在旧的国际体系解体之后,中国积极参与了新的国际体系的创造,并由此而在国际事务中担当重要角色。

——摘编自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中国国际地位逐步实现“三级跳”的表现。并说明中国是怎样积极参与新的国际经济体系的创造的。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参与国际组织活动概况

 

阶段

参与国际组织活动概况

20世纪70至80年代末

70年代以加入政治性国际组织为重点,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逐步加入联合国专门组织和附属组织,并与国际奥委会、欧共体等建立合作关系。80年代,参加国际经贸和科技组织的活动剧增,还参与签署了一系列裁军、军控文件和协议。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以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为标志,中国已参加了所有重要的全球性国际组织,并于同年发起创立上海合作组织。截至2017年7月,中国军队已累计派出维和军事人员3.5万余人次。

 

 

——据王逸舟《中国外交六十年》、王玲《世界各国参与国际组织的比较研究》等整理

(3)根据材料三,归纳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参与国际组织活动有哪些新发展?并分析其影响。

 

查看答案

“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战略紧张的一个方面是中国人担心美国企图遏制中国;同样,美国人担心中国试图把美国赶出亚洲。太平洋共同体建设能够缓解双方的担心。美国、中国和其他国家都参与太平洋地区的和平发展,日本、印尼、越南和澳大利亚等其他主要国家也将能够参与这一体系的建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亚太地区成为中美的战略争夺重点

B. 太平洋共同体建设消除了中美分歧

C. 国家间合作有利于地区和平与发展

D. 新兴力量崛起促成多极化格局形成

 

查看答案

列宁曾这样说道,“如果我们建立了充分经济核算的托拉斯和企业,但又不会用精打细算的商人的方法充分地保证我们的利益,那我们还是地地道道的大傻瓜”。列宁的意图是

①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②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

③要求共产党人学会经商

④推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党政机关等社会集团消费额年均约为42.3亿元,而1958-1960年分别猛增至约56.0亿元、68.5亿元和81.8亿元。1960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中共中央关于大力紧缩社会集团购买力的指示》。这主要是为了防止

A. 国家财政枯竭

B. 人民群众生活困难

C. 市场供应不足加剧

D. 国民经济出现混乱

 

查看答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某次重要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该会议召开地点位于下列哪一区域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