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农业发展从繁荣到静止,从经历挫折到自我调整。阅读下列材料: ...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农业发展从繁荣到静止,从经历挫折到自我调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

——() 张养浩《山坡羊》

材料二  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

材料三  “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

——《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请回答:

(1) 材料一体现了古代传统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 确立于何时? 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请从经济政策的角度说明材料二中“中国经济‘停滞于静止状态’”的原因。

(3) 材料三中“合作化”指什么事件? 有什么积极意义? 其中“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原则”指什么事件? 其深入开展,推动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春秋战国; 铁犁牛耕的使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 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 (3) 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村确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推动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基本确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1) 基本模式:根据“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反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特点;第二问,结合所学,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第三问,结合所学,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是铁犁牛耕的使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根据“从经济政策的角度”,结合所学,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的经济政策是导致中国经济发展停滞的重要原因。 (3) “合作化”指:结合所学,社会主义改造对农业的改造,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意义:结合所学,结合三大改造的意义回答即可。事件:根据“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结合所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不改变土地所有制情况下,生产经营以家庭为单位,自负盈亏,事件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变化:结合所学,随着改革的深入,推动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92年4月8日,《一九九二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单是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人也都托深圳的亲友购买本书。这主要是因为该书

A. 确立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B. 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

C. 引导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D. 促成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的诞生

 

查看答案

下图是1986年1月6日出版的《时代》周刊封面,这本周刊说:“这一次邓小平再次当选为年度风云人物是因为他对中国持续不断的改革比1985年发生的其他所有事件都更有可能改变历史的进程。”据此,“持续不断的改革”指的是

A. 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 设立了深圳等五个经济特区

C. 推动了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

 

查看答案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人数约为100万人左右,2000年即迅速增长到1000多万人,到2005年,全国流动人口达1.47亿,其中跨省流动人口为4779万人。”其中,改革开放初期省际人口迁移主要是流向

A. 广东省    B. 海南省    C. 四川省    D. 安徽省

 

查看答案

中共十九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的形势下,提出国内主要矛盾的会议是  (  )

A. 一届人大    B. 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二大    D. 中共十三大

 

查看答案

下面两幅图片分别是1920年和1936年是中国境内产业资本比例示意图,变化得益于

A.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B. 外商企业高额利润的刺激

C.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实业    D.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