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扬州古老的东关街剪刀巷2-6号北端墙角嵌着“山陕会馆地基北墙界址”碑刻,是山西、...

扬州古老的东关街剪刀巷2-6号北端墙角嵌着“山陕会馆地基北墙界址”碑刻,是山西、陕西盐商商帮在扬州设置会所的有力见证。对此碑刻解读最有可能不符合史实的是

A. 该碑刻反应出区域之间的商贸联系

B. 会馆是功能完善的地方性商业中心

C. 会馆为旅居异地的乡谊商人所组建

D. 会馆为地域性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B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扬州有陕西的商业会馆,说明两地之间有商贸联系,结合所学知识,会馆为远距离长途贸易提供了基础设施方面的便利,是经常在外地做生意的商人组建起来的场所,会馆主要是为异地经商的同乡人,进行商业活动而提供的一个场所,故A、C、D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会馆只是为异地经商的同乡人,进行商业活动而提供的一个场所,并不是地方性商业中心,B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宋代

A. 生活习俗改变

B. 坊市界限打破

C. 坊市严格分开

D. 官府鼓励经商

 

查看答案

“它加大了风量,提高了风压,增强了风力在炉中的穿透能力.这就大大地提高了生产能力.足够大的鼓风能力,足够大的炉子,是炼出生铁的必要条件.”材料中描述的“它”出现在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明清

 

查看答案

《吕氏春秋·任地》载:“五耕五耨(锄草),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滋润的土壤)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害虫)。”这说明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

A. 精耕细作

B. 男耕女织

C. 铁犁牛耕

D. 土地私有

 

查看答案

清蒋炯《踏车曲》描述了某劳动工具,“左足才过右足续,踏水浑如在平陆。高田低田足灌沃。不惜车劳人力尽,但愿秋成获嘉谷。”该工具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写的是

A. 自给自足

B. 土地私有

C. 铁犁牛耕

D. 男耕女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