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梁启超先生曾说:“王阳明是一位豪杰之士,他的学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梁启超先生曾说:“王阳明是一位豪杰之士,他的学术像打药针一般,令人兴奋,所以能做五百年道学结束,吐很大光芒。”在这里,我最赞成梁启超先生的话,因为阳明学说正好像给一个已失去思维能力的人注射了一针健脑滋补剂,使凝固的思想活跃起来。……王阳明不仅提出不以朱熹之是非为是非,还进一步提出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这在以孔子为至圣的当时,应该说是一个非常大胆的行为。他实际上是否定了圣人和众人之间的差别,树立起众人的自信心和人格的独立意识,大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王明认为:“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白信不及,都自埋倒了”。“你看满街都是圣人。”

——摘自诸焕灿《王阳明心学的思想解放作用》

材料二中世纪西欧社会处于基督教的绝对统治之下,各种社会弊端丛生。自12世纪开始,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启了宗教改革的进程。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核心是“因信称义”即凭借内心对上帝的信仰就可以得救,无须事功或苦修。这使他最终从“因信称义”引申出“人人皆僧侣这个直指天主教的革命性原则。因此,路德的“因信称义”的神学思想实现了将灵魂获救的根据从外在的教会向内在的信仰转换,把灵魂得救的钥匙从教会和神职人员手中转移到了每一个拥有真诚信仰的平民信徒心中。.……王阳明思想中确实存在着突出人的主体地位的倾向,但是就其对人的规定以及对所置根其中的社会生活所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而言,又都远远不及欧洲同时期宗教该改革运动。

——摘编自黎玉琴《王阳明关于"人的发现"及其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阳明学说”的内容和梁启超肯定王阳明学说的理由。

(2)有人把王阳明称作“中国的马丁.路德”,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个说法的理解。

 

(1)内容:挑战正统思想;树立众人的自信心和人格的独立意识;致良知、知行合一 理由:甲午中日战争使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日益腐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西方民主思想和维新思想的传播;借用王阳明思想批判封建传统思想 (2)观点一:赞同:两者出现的背景相似:新经济因素出现并发展;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 两者的内容相似:批判权威;主张独立、平等;强调人心中有信仰;解放思想 观点二:不赞同:原因不同:王阳明所处时期,君主专制加强,且资本主义仍处在萌芽阶段,传统思想根深蒂固;而16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已有一定发展,人文主义也有发展,教会权威受到质疑。 性质不同:王阳明的思想没有超出封建儒家思想的范畴;路德的思想体现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要求。 【解析】(1)内容:根据“王阳明不仅提出不以朱熹之是非为是非,还进一步提出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得出挑战正统思想;根据“树立起众人的自信心和人格的独立意识,大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得出树立众人的自信心和人格的独立意识;根据“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得出致良知、知行合一。 理由:结合所学,可从甲午中日战争使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西方民主思想和维新思想的传播,借用王阳明思想批判封建传统思想等角度分析回答。 (2)观点可以是赞同或不赞同,赞同:可从两者出现的背景和思想内容分析说明。不赞同:可从二者思想产生的原因和性质不同分析总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世界仅有联合国大会、七国集团会议等少数多边峰会。今天各种多边峰会已纷纷涌现,如 APEC峰会、G20峰会、“金砖国家”峰会等。多边峰会的大量涌现反映了

A. 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

B. 新兴国家努力构建经济新秩序

C. 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面临困境

D. 经济区域集团化突破地域限制

 

查看答案

1917-1950年,占世界总人口三分之一的国家退出了市场经济舞台,并进行了建立另一种经济体制的试验。这项巨大的试验改变了世界的政治与经济版图,影响了二十世纪的大部分进程。“另-种经济体制的试验”

A. 特指列宁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

B. 加快了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

C. 助推了美苏在世界范围争霸

D. 扩展到欧亚社会主义国家

 

查看答案

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曾这样描述美国的困会:“当你进入华盛顿众议院的大厅时,你会为这个大会议厅里的粗俗举止感到震惊……他们大部分是乡村律师和商人,甚至是属于最下层阶级的人士……又隔几步,就是参议院大厅的大门……他们当中有善于雄辩的大律师、著名的将军、贤明的行政官和出色的政治活动家。”托克维尔意在说明

A. 三权分立原则的优越性

B. 制约大众民主的必要性

C. 国会立法程序的规范性

D. 美国人民主权的广泛性

 

查看答案

著名学者陈恒认为:不同于希腊人的是,罗马人可以把公民权逐步地给予其他拉丁城市,给予整个意大利,以至于整个帝国,但希腊人做不到这点。希腊人在城邦管理上是“排外”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 雅典民主易于导致集体暴政

B. 古希腊具有强烈的排外意识

C. 雅典民主制存在固有的弊端

D. 罗马崇尚秩序,维护公民权益

 

查看答案

中国的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按照深化程度大致可划分为两大阶段,参照下表,对这两大阶段的解读正确的是

A. 从时间看,1984年是两大阶段的分水岭

B. 从历程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第二阶段全面展开

C. 从理论看,第二阶段正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 从内容看,理性推进阶段着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