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济上独尊地位的原因。

——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

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政治主张。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

(2)17世纪中国的启蒙思想只能称作“中世纪末的产物”而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却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东西两种不同状况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1)儒家思想的二重性,即:在维护封建礼教伦常的同时,又有发展创新的特点,易于为社会各阶层接受;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和发展;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的接纳与强力推行。 (2)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封建君主专制强化;封建思想的束缚;黄宗羲等启蒙思想家受阶级的局限,提不出新的社会政治蓝图。 法国: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解析】第(1)问,“原因”,依据材料一信息“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得出:儒家思想的二重性;适应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得出: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和发展。 第(2)问,“原因”,依据材料二信息“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中国的原因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封建君主专制强化;封建思想的束缚;黄宗羲等启蒙思想家受阶级的局限,提不出新的社会政治蓝图等。依据所学知识得出,法国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国歌记录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追求。以下歌词中,出自德意志国歌的应该是

A. “这就是星条旗,愿它永远飘扬;在这自由的国家,勇士的家乡”

B. “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

C. “统一、权利和自由,是我们千秋万代的誓言”

D. “愿她保护法律,使民心齐归向,一致衷心歌唱,神佑女王”

 

查看答案

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规定,参议院的议员名额每州不论大小,均为两名。众议院议员名额则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5个黑人折合3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上述规定体现了

A. 权益平衡思想

B. 民主共和思想

C. 民族平等思想

D. 主权在民思想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一位学者写道:“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政体特征与材料所述比较接近的近代国家是

A. 中华民国

B. 英国

C. 美国

D. 法国

 

查看答案

罗马法的最后发展阶段出现在与其土生土长之地全然不同的土地上和罗马帝国最不罗马化的民族之中。立法活动在那里紧张地进行着,整个古老的生机和威力一直保持着其全部光彩。下列表述符合此观点的是

A. 罗马法只适用于罗马公民

B. 万民法使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C. 帝国的扩张是罗马法发展的重要原因

D. 罗马法迅速向世界传播

 

查看答案

依据雅典法律,任何自由人无权任意杀死奴隶,奴隶主人之外的其他人也无权随意侮辱和伤害奴隶,奴隶在受到虐待忍无可忍之际,还可以逃到提修斯神庙和复仇女神神庙寻求庇护并要求更换新的主人。这表明

A.奴隶获得了基本的人权保障

B.雅典法律成为奴隶追求解放的武器

C.自然法原则得到了普遍体现

D.自由民的权力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