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943年初,斯大林格勒战役后、苏军大举...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943年初,斯大林格勒战役后、苏军大举反攻,乘胜收复失地。德军南方集团军司令曼施坦因趁机主动放弃了一些重要据点,诱使苏军深入,使其战线越拉越长,而德军却完成了兵力的集结。德苏双方在库尔斯克形成僵持。曼施坦因希望通过一次主动进攻来歼灭苏军,制定了代号为“堡垒”的作战计划,由于这年雨季结束的较晚以及德军准备上的不足,“堡垒”作战最终被确定在7月5日发动。凌晨。苏军抢先实施了炮火打击、德军被迫提前发起进攻。从7月9日起。蓄势已久的苏军投入了大批的预备队,使得库尔斯克一带的兵力达264万人,火炮52500门、坦克8200辆,飞机6950架。德军也加大了对库尔斯克的增援,共投入了154万人,1600门火炮以及500辆坦克、5000架飞机。7月10日英美联军在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的情势恶化。7月13日,希特勒紧急召回曼施坦因,决定停止“堡垒”作战,将主力部队调往意大利。苏军随即向德军发起大规模反攻,8月23日库尔斯克大会战胜利结束。

——摘编白《库尔斯克坦克大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曼施坦因制定“堡垒计划”时苏德战争的形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曼斯坦因“堡垒计划”未能实现的原因。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苏军全线反攻,收复国土;德军收缩兵力,伺机反攻;双方在库尔斯克展开对峙。 (2)德军受内外因素影响,贻误战机;苏联抢先出击,打乱德军计划;苏军拥有人员和武器上的优势;盟军在南部战场上的出击,迫使希特勒改变计划。 【解析】(1)根据材料“1943年初,斯大林格勒战役后、苏军大举反攻,乘胜收复失地”可知是苏军全线反攻,收复国土;根据材料“曼施坦因趁机主动放弃了一些重要据点,诱使苏军深入,使其战线越拉越长,而德军却完成了兵力的集结”可知德军收缩兵力,伺机反攻;根据材料“德苏双方在库尔斯克形成僵持”可知双方在库尔斯克展开对峙。 (2)根据材料“由于这年雨季结束的较晚以及德军准备上的不足,‘堡垒’作战最终被确定在7月5日发动”可知德军受内外因素影响,贻误战机;根据材料“苏军抢先实施了炮火打击、德军被迫提前发起进攻”可知是苏联抢先出击,打乱德军计划;根据材料“蓄势已久的苏军投入了大批的预备队,使得库尔斯克一带的兵力达264万人,火炮52500门、坦克8200辆,飞机6950架”可知苏军拥有人员和武器上的优势;根据材料“7月10日英美联军在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的情势恶化……希特勒紧急召回曼施坦因……将主力部队调往意大利”可知盟军在南部战场上的出击,迫使希特勒改变计划。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问眸】

春秋战国,随着农业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生产关系也有了重大变革,“工商食官”的羁绊被冲破。各诸侯王普遍把通商惠工作为富国强兵的必要条件。在齐国管仲辅佐桓公,鼓励商人来齐做买卖,出于征收关税、平准物价的需要,管伸提出:“街石一称、牛斛一量、丈尺一绰(准)制,戈兵一度,书同名,车同轨”《管子》一书多处以度量衡来解释法度,如《七法》云:“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制度化和法律化,使度量衡成为官民日常所用之器具,是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可缺少的工具。这一时期齐国商业繁荣.活跃着一些富至“千金”、“巨万”的工商业主,个体手工业和小衣经营者生产的产品也部分或全部拿到市上去出售,商品经营范围不断扩大。

——摘编自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管仲在齐国统一度量衡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当时齐国统一度量衡产生的主要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是分别是大清银行1910年和中国银行1912年设计的“大龙票(右)”和“黄帝票”。票面上的人物分别是摄政王载沣和轩辕黄帝,图案内容依次是八旗劲旅(右上)、金汤永固(右下)、园林凉亭、纪念碑亭。

根据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24年,国民党着重于结合国内外各种力量,对内打倒军阀,对外反抗帝国主义压迫。随着北伐的推进。“革命外交”付诸实践。国民政府收回了海关附加税权力,收回了九江和汉口的英租界,又迫使列强接受对关税主权的谈判。国共关系破裂后,蒋介石认为苏联处于列强的包围和敌对状态中,不大可能因为中国强制收回中东路发动战争,因此,力促东北地方当局“收回中东路主权”。1929年7月,张学良派军队占领中东铁路,并将苏联在沿线地区的一些机构查封。

对此英美等国表示难以接受。法国驻美大使也认为,中东铁路是苏俄的产业。日本一直将满蒙视为其核心利益,建议各国:反对中国单方面废止条约权利。在国际舆论一边倒的支持下,苏联态度非常强硬。8月下旬,苏中两国在中国东北境内爆发武装冲突,中方一败涂地。国民政府不得不表示,中东路的局面按苏联的要求,恢复到事件之前状态。

中东路事件后,列强共同抵制了中国废除治外法权的要求。“革命外交”陷入停顿状态。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日本以“中国军队炸毁南满铁路”、日军“保护日本合法权益”为借口出兵时,美英各国同时表示了对日本的同情,他们均认为这是又一起中东路事件,又是国民政府试图挑起事端,单方面废除条约规定的日本在东北的权利的“革命外交”。

——摘编自李恩涵《北伐前后的“革命外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1924-1931年间,国民政府“革命外交”政策的主要特点及成败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和日本对待南京政府“革命外交”所持的态度和采取的行动,并简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

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1997年,俄罗斯成为第八个成员国。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A. 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B. 越来越多的第三世界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C. 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D. 区域性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查看答案

勃列日涅夫执政后,废除了赫鲁晓夫时期的干部定期更新制度,各级领导班子的更新幅度很小。苏共二十三大连选连任的中央委员达79.4%。到二十五大,连选连任者比例更上升到83.4%,而二十六大选出的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竟然是二十五大的原班人马,勃列日涅夫此举直接导致

A. 国家机构的日益膨胀

B. 经济增长开始逐年下降

C. 决策权利向个人集中

D. 干部队伍从稳定到僵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