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结构更新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主导文化从儒学式微转变为儒、...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结构更新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主导文化从儒学式转变为儒、释、道三教并立;胡汉两种异质文化从冲突渐进到兼容;地域文化从中原一脉发展成南北分明。这主要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中国古代文化向多元化的格局发展       

B.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并获得迅速发展

C.道家思想实现宗教化以后才被认可       

D.少数民族的文化与汉文化相互吸收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主导文化从儒学式微转变为儒、释、道三教并立;胡汉两种异质文化从冲突渐进到兼容;地域文化从中原一脉发展成南北分明”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并不是单一不变的,而是呈现出多元化,故A正确;B时间是东汉时期;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D不能完整反映材料主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庄子齐物论》云:“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吴越春秋》记载,“伍子胥乃使相土相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周回四十七里。陆八门;水八门,以法地八聪。”这反映

A. 董仲舒儒学影响深

B. 天人合一的思想由来以久

C. 古代政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D. 古代文化具有深厚的神学思想

 

查看答案

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

A.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B.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C.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D.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查看答案

近年国内学术界对晚清历史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和阐释.有著作:《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 《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 《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 《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 等,这些著作的研究视角应该是

A.社会变迁的角度              B.现代化的角度

C.社会思潮的角度              D.社会群体的角度

 

查看答案

1926年,上海化工实业家吴藴初突然宣布放弃味精的国内专利,呼吁全国各地大量仿造生产。这导致日本的“美女牌”味之素除了在东三省销售外,在中国的其他地区再也难见踪影。吴藴初“放弃味精的国内专利”的主要原因是

A. 官僚资本的严重阻碍    B. 民族资本的竞争激烈

C. 民国法制严重不健全    D. 商战思潮的影响深远

 

查看答案

在1926年印度放弃银本位制之后,中国在当时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以银为货币的国家。1929﹣1933年我国白银流动情况表(单位:百万美元)

时间

流出上海

流入上海

入超(以﹣号表示)出超(以+号表示)

1929

123.9

182.8

+58.8

1930

109.2

142.5

+33.2

1931

111.7

166.7

+55.0

1932

160.9

19.8

﹣141.1

1933

103.9

26.2

﹣77.8

 

数据来源:中国银行《商此和金融月报》(1929﹣1935年)

据上表可知

A. 国际银价的下跌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B. 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币改革严重受挫

C. 中国在世界市场中处于从属地位

D. 在经济大危机中我国受冲击最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