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学者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

有学者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三想的深刻变化。”该学者认为领事裁判权

A. 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

B. 是符合时代需要的合理规定

C.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D. 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A 【解析】据材料“领事裁判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深刻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领事裁判权促使中国司法改革,使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故A项正确;领事裁判权是一种侵犯中国主权的“治外法权”,不是符合时代需要的合理规定,故B项错误;材料主旨是说明领事裁判权对中国的客观积极影响,不是破坏性,故C项错误;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的是鸦片战争,不是领事裁判权,故D项错误。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 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 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 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 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查看答案

明朝初期举行“乡饮酒礼”时,饮宴之前要先读律令,还宣读刑部颁布的其他有关文件,并致训诫辞。有乡民若被全体与会者指摘为“顽民”,按情节可呈明政府,充军边疆。这反映明初

A. 政府注重宣传宗族自治的思想

B. 乡村管理追求民主

C. 重视宣传法规以强化地方治理

D. 统治重心转向乡村

 

查看答案

唐初薛元超以门荫入仕,高宗时官至宰相。他曾说:“吾不才,富贵过人。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这一现象说明

A. 进士入仕比门荫入仕地位更高

B. 当时社会正处于变革之中

C. 士族地位仍比较稳固

D. 科举出身方有资格修国史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专制君主集权始终面临两个无法解脱的困境。其一,只要君主运用官僚体制来管理社会,就会受到官僚集团的制约。其二,君主为了防止其坐大,必然采取各种手段来削弱。但是,皇帝越是打击,官僚集团的规摸越庞大,组织越严密。由此可知

A. 君主加强皇权的措施经历了由内官到外官的演化

B. 专制君主必须要依靠官僚体制才能统治整个社会

C. 君主大权独揽的说法某种程度上不具有可操作性

D. 皇权加强官僚体制的削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查看答案

公元前634年,齐国攻打魯国,魯国派使臣见齐君说,魯国的祖上周公与齐国的祖上姜太公,共同协助周王安天下,有世世子孙无相害的盟誓,你打鲁国怎么对得住先祖?于是,齐君下令退兵。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是

A. 盟约对各诸侯的政治约束

B. 荣辱与共、利益一体的宗族观念

C. 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分封体制

D. 文化认同、天下共主的心理渊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