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钱穆在评唐朝的三省制时指出:“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

钱穆在评唐朝的三省制时指出:“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由此可见,唐朝的政事堂

A. 使三省体制走向完备

B. 是尚书省的代替机构

C. 发挥重要的决策作用

D. 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可以看出政事堂在决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尚书省仍然存在,排除B项;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汉书·严助传》记载,汉武帝得严助、朱买臣等“并在左右”“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中外相应义理之文,大臣数拙”。由此看来,汉武帝时

A. 增设外朝牵制中朝的权力

B. 中央机构较之秦代有所调整

C. 扩大了御史大夫的监察权

D. 大臣廷议呈现出常态化趋势

 

查看答案

春秋时期开始有县、郡名称,原指直属于国君的土地。楚国灭国很多,曾把县分封给功臣贵族,后来改为重要地区都掌握在国君手里,其他地区的贵族、功臣封地也逐渐由永远世袭改为两代以后就收归国家。材料说明楚国

A.逐渐走向中央集权

B.率先废除了分封制

C.最早实行了郡县制

D.具备了称雄的实力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曾国藩,汉族,晚清重臣。他是被清朝赋予大权的第一个汉人,以血腥的手腕破灭了汉族人民的大反抗,暂时拯教了清朝统治者的大危机……创办中国第一家近代兵工厂……有人誉之为“中国现代化之父”。在家庭教育思想上,他提出要孝顺长辈、虚心向学、严于律已、持之以恒等,以其开放性的品质给当代教育带来诸多启示……

——《关于曾国藩评价的几个问题》《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

材料二  曾国藩是我国旧文化的代表人物,甚至于理想人物……维持清朝作为政治中心的大前提下,一方面他要革新,即接受西洋文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他要守旧,即要恢复我们民族的固有美德。这是曾国藩对我国近代史的伟大贡献,我们至今还佩服曾文正,就是因为他有这种伟大的眼光。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曾国藩。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作者评价曾国藩的角度并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在印巴分治过程中,克什米尔土邦的归属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克什米尔住于印巴之间,面积2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其中近80%为穆斯林,20%为印度教徒。1947年10月,印度利用信奉印度教的王公控制克什米尔议会,宣布克什米尔加入印度,此举引起当地穆斯林和巴基斯坦的强烈反对,在印度军队进入克什米尔后,巴基斯坦也出兵克什米尔,由此爆发第一次印巴战争。经联合国调解,双方于1949年1月停火,7月划定军事分界线,印度占有克什米尔的3/5地区和400万人口,巴基斯坦占有2/5地区和100万人口,然而,这一协议并没有解决双方的争端,而是为以后的冲突埋下了种子。

1965年8月,印巴两国在克什米尔再次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双方军队先后越过军事分界线,展开激战。战争持续到9月下旬,但任何一方都未取得明显胜利。9月23日,双方宣布停火。次年1月,在苏联的斡旋下,印度和巴基斯坦签署《塔什干宣言》,同意将各自军队撤回战前阵地,并重申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三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印巴冲突产生与暂时无力解决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印巴冲突的主要影响及启示。

 

查看答案

【重大改革回眸】

1880年,英国自由党在国会选举中击败保守党而获胜,组成格拉斯顿内阁。1884年,自由党为了在农村争夺选票,缓和农村居民要求政治权利的斗争,主动进行了第三次国会选举改革,颁布了“人民代表法”,该法業规定:再次扩大公民权,把1867年第二次议会改革中曾授子自治市的公民权扩大到郡的工人(房客及其家庭);重新规定选民的财产资格,无论是在部和自治市,每年只要有10英镑价值的任何土地或住房的人即有选举权:建立一种断的内部服务资格,主要是给在郡的工人(男),尤其是农业工人的选举权。第二年,在格拉斯顿的推动下,又通过了“重新分配席住法案”。新法案规定:取消人口不足115万人的城市在下院中的席位,而把这样的城市分别并入所属各州;人口在115万的城市只留一个席住。空出来的席位分配给英格兰、威尔士和部分新兴城市。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英国1884年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英国1884年改革的最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