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图是1952~1965年中国国民产总值指数图(1952年=100): ——摘编...

下图是1952~1965年中国国民产总值指数图(1952年=100):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对上图解读正确的是

A. 国民经济的调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B. “大跃进”运动使经济发展持续负增长

C. “左”倾错误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D. “三大改造”推动了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A 【解析】中国国民产总值指数图显示1960年中国经济开始上升,说明国民经济的调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A正确;B是1958年;C 和D明显不符合材料主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代表团最终没有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这一大声说“不”的举动在近代中国外交史上十分罕见,它摆脱了以往中国外交始争终让的规律。中国政府没有签字的主要原因是

A. 政府实力强大,坚持反帝立场

B. 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

C. 国内人民反帝斗争的强大浪潮

D. 国际社会的同情支持

 

查看答案

1901年12月,清朝制定了《学堂选举鼓励章程》,采取科举奖励揩施,给予学堂毕业合格者贡生、举人、进士的功名。这反映了晚清政府

A. 教育改革的渐进性

B. 试图完善科举制度

C. 逐渐背离时代潮流

D. 冗官问题日益严重

 

查看答案

1897年,大连作为通商口岸对外开放。在开港后的两三年中先后超过了天津和汉口,1917年更是越过广州成为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出口港。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 北洋政府实行对外开放

B. 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 北方经济地位日益上升

D. 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查看答案

元代王祯《农书》中早有记载的一些大型高效农具,明清时期反而罕见,有的地方甚至退回到人耕阶段。这反映了明清时期

A. 战争对农业经济的破坏

B. 人口增长制约农业发展

C. 国家经济结构逐步转型

D. 高产作物的种植与推广

 

查看答案

北宋时期,政府在科举考试时实施了一些如别头试(将与考官有亲属关系的考生与常规考生分开考试,其阅卷、命题自成一体)、糊名法(指将考试书生的试卷|:姓名、籍贯、年龄等信息密封起来)等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效。这些措施的存在说明北宋

A. 科举考试完全实现了公平公正

B. 选拔程序走向完善

C. 舞弊行为得到杜绝

D. 政府注重选拨人才质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