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曾国藩,汉族,...

【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曾国藩,汉族,晚清重臣。他是被清朝赋予大权的第一个汉人,以血腥的手腕破灭了汉族人民的大反抗,暂时拯教了清朝统治者的大危机……创办中国第一家近代兵工厂……有人誉之为“中国现代化之父”。在家庭教育思想上,他提出要孝顺长辈、虚心向学、严于律已、持之以恒等,以其开放性的品质给当代教育带来诸多启示……

——《关于曾国藩评价的几个问题》《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

材料二  曾国藩是我国旧文化的代表人物,甚至于理想人物……维持清朝作为政治中心的大前提下,一方面他要革新,即接受西洋文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他要守旧,即要恢复我们民族的固有美德。这是曾国藩对我国近代史的伟大贡献,我们至今还佩服曾文正,就是因为他有这种伟大的眼光。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曾国藩。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作者评价曾国藩的角度并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1)封建地主官僚;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镇压人民起义,开展洋务运动;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又致力于改革。 (2)角度: 是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 启示: 作者从近代化的角度看到了曾国藩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 说明评价者的角度和立场不一样,对历史人物评价的侧重点(结论) 也就不一样。 【解析】(1)首先要注意联系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再结合材料“……1853年初办湘军以对抗太平天国革命。……为维护清朝统治,与李鸿章、左宗棠创办江南制造局……曾国藩是我国旧文化的代表人物, 甚至于理想人物……”分析评价。 (2)结合材料“……1853年初办湘军以对抗太平天国革命。……为维护清朝统治,……”“……一方面他要革新,即接受西洋文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他要守旧,即要恢复我们民族的固有美德。这是曾国藩对我国近代史的伟大贡献,我们至今还佩服曾文正,就是因为他有这种伟大的眼光”归纳其“角度”。后一问属于开放式的题目,只要自圆其说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选修3:20世纪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初期,德国在东西线战场的相继受挫,使战争不可避免地进入了相持阶段。……英国外交大臣格雷在递交给白宫的一份战争回报中,向英皇乔治五世报告道:“军事战场开始进入相持阶段,不仅代表着我们短期的胜利和德国速胜战计划的破产,更重要的是,它告诉我们:是时候开始加入另一种战争方式了。”

——彭序《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对德国经济战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另-种战争方式”指的是什么?英国选择这种战争方式的有利条件又是什么?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种战争方式给德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从1906年11月开始,清政府参照西方“三权分立”的模式,把刑部著改为法部,专任司法;大理寺著改为大理院,专掌审判……清末政府仿照国外資本主义大陆法系国家的司法体制、在各級审判机关内部设立检察厅专门负责刑事案件的侦查和公诉,开创了在中国司法体制上实行控审分离的先河。中国传统的诉讼审判机制中无独立的诉讼法体系,又无明确的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的区分。在清末变法过程中,沈家本通过考察和研究东西方各国的法律制度,提出首先要区分民诉、刑诉的主张……中国古代按照“有罪推定”原则,无视法律当事人的权利,实行下纠紛式审判方式。清末政府通过《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以及其后几部法律,第一次在中国历史上规定了辩护法和律师制度,被告人有权对自己所受到的控诉进行辩护,并随时可以自己选择或由法定代理人为其选任辩护人。

——摘编自刘哲《清末司法的近代化变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司法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司法改革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37-1945年,这一时期战争使中国出现了三种不同经济制度相互较量的局面——日战区的殖民地经济、国统区的官僚资本主义加农村封建主义、抗日根据地的新民主主义经济。这三种经济制度一方面都受战争条件的制约,另一方面也由于各自的本质区别决定了各自的前途。

——陈争平、龙登高《中国近代经济史教程》

请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论证“由于各自的本质区别决定了各自的前途”这一观点。(要求:条理清晰,论从史出)

 

查看答案

家庭是社会中最古老、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家庭制度的变迁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时每逢科举考试揭晓那天,官僚地主、富豪家庭一大早便纷纷出动“择婿车”,争相选择新科进士做女婿,是为“榜下择婿”。宰相富弼的女婿虽是状元,但出生在商人家庭……韩琦的大女婿王景修,不仅门第无足称道,他们本人当时也仅仅是通过科举刚刚入流的八品官。

——摘编自张邦炜《试论宋代“婚姻不问阀阅”》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1978年以来,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青年知识分子高呼婚姻自由,在结婚自由成为社会风气的同时,离婚自由也成为人们的诉求。我国离婚率直线上升,不到10年就突破千分之一,到2001年已达到千分之196,24年间提高了5.6倍。这种不寻常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大众的极大关注。

——改编自张学见《走出传统——当代中国离婚率高的社会历史背景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婚姻不问阀阅”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离婚率偏高的原因,并谈谈你对离婚率偏高这一现象的看法。

 

查看答案

下图中文学作品按流派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①④

C. ③②④①

D. ③①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