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一五”计划期间,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中央正式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各省、市...

“一五”计划期间,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中央正式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各省、市人民政府的财经委担负计划任务,综合编制自身计划,受国家计划委员会指导,而区、市财委的计划局受同级财委和上级计划机构的双重领导。这一体系的形成

A. 有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

B. 有助于新生政权的巩固

C. 为工业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D. 标志着国家机构改革的开始

 

C 【解析】由材料“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结合所学,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材料体现为我国工业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故选C;一五计划的背景是国民经济的恢复和新生政权的巩固,排除AB;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国家机构的改革,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为1912-1920年中国主要民营工业发展速度表。该表可以反映出当时中国的民背产业

行业

项目

1912年

1920年

年平均增长率(%)

棉纱

面纱产量指数

100.0

422.4

17.4

面粉面粉产量指教

100.0

 

516.9

22.8

卷烟

资本额

137.8

1680.4

36.7

 

 

A. 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

B. 得益于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C. 受“因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影响

D. 快速、均衡的发展

 

查看答案

李贽认为工商业者开采矿藏、贩运货物,都是对社会、对个人有益的事情,说不上什么“可鄙”。以下李贽的思想主张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 追求物质享受实为人的天性

B. 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

C. 鄙视脱离现实生活进行空谈

D. 主张工商皆本

 

查看答案

北宋时期,政府在科举考试时实施了一些如别头试(将与考官有亲属关系的考生与常规考生分开考试,其阅卷、命题自成一体)、糊名法(指将考试书生的试卷|:姓名、籍贯、年龄等信息密封起来)等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效。这些措施的存在说明北宋

A. 科举考试完全实现了公平公正

B. 选拔程序走向完善

C. 舞弊行为得到杜绝

D. 政府注重选拨人才质量

 

查看答案

据史料记载,清乾隆以后在外来商船的刺激下,四川省在稻米等传统粮食优势作物之外,形成了棉、桑、蔗、茶、果等专业种植区,甚至一些府县多种植烟草。出现该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 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B. 商品经济快速发展

C. 经济作物获利更大

D. 商品生产结构变化与市场带求有较大关系

 

查看答案

据史料记载,汉初御史、丞相史监察,察无专区、责任不明;汉武帝时期创立的刺史制度分为十三部州,每刺史察一州,监察对象除“强宗豪右”外,对朝廷在地方上的命官仅限于郡国二千石。这一变化最能说明

A. 加强了君主专制

B. 地方制据依然存在

C. 地方命官地位低于刺史

D. 汉代监察体系逐渐完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