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抗日战争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材料一:“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

抗日战争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材料一:“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有感》(1896年春)

材料二: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三: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次历史事件的结果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2)根据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二的观点。

(3)结合所学内容,驳斥材料三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结合史实说明抗日战争怎样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1)事件:甲午中日战争(或者签订《马关条约》); 影响: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2)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军事上: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军。 (3)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争夺霸权,日本的对外战争给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可知历史事件是甲午中日战争战败,中国签订《马关条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等方面思考作答。 (2)根据材料二“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可知,在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军事上,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军。 (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可知日本试图为战争推卸责任,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争夺霸权,日本的对外战争给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等方面驳斥日本的观点。第二小问,关键是理解问题,实际考查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意义,学生联系课本知识即可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选官制度是保证统治秩序的举措,历代统治者对此极为关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古代封建世袭,天子之子为天子,公之子为公,卿之子为卿,大夫之子为大夫,做官人有一定的血统……。但到秦汉时期便不同了。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汉廷每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简称则日“贤良”……孝廉”为孝子廉吏之简称,武帝元光元年,切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是为汉室令举孝廉之始……此项制度之演进,一面使布衣下史有政治上的出路,可以奖拔人才,鼓舞风气;一面使全国各郡县常得平均参加中央政局,对大一统政府之维系尤为有效。而更要的,则在朝廷用人,渐渐走上一个客观的标准,使政府性质确然超出乎王室私关系之上而独立。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选官制度及其标准,并从材料中概括这一制度产生的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隋朝科举制形成的的时间,并归纳其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

 

查看答案

2015年9月3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的转折点,这主要是因为中国通过抗战

A. 赢得了反侵略斗争的第一次彻底胜利

B. 赢得了与西方大国的平等地位

C. 为世界赢得和平做出了突出贡献

D.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

 

查看答案

梁漱溟说强国日本准备数十年侵略中国,而中国长时间内战,教育经济国防都落后,理论上日本征服中国应当很容易,可抗战四年中国依然存在,即使敌人再强大,无奈我们退守到西半部,土地依然广,人口依然多,资源依然富,我们还是可以支撑。这反映出

A. 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开始破产

B. 中国实行持久战的战略是合理的

C. 日本的侵略战争拖垮日本经济

D. 中国国力强大是抗战胜利的前提

 

查看答案

据相关资料显示:1937年底,中国政府邀请苏联派遣军官援华。次年5月,聘请苏联人担任中国军队的军事总顾问。几年间,在华的苏联军事顾问总计超过300人,包括6位元帅、15位将军。这说明了

A. 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B. 意识形态分歧让位于国家安全战略

C. 中国对苏采取“一边倒”外交方针

D. 中苏已经由敌对关系转变为盟友

 

查看答案

“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不料强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兹特正式对日宣战,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特此布告。”国民政府发布这一布告是在

A.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

B. 七七事变爆发后

C.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D.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