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我国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教,得秦...

我国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教,得秦始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中国之教”,得秦始皇而后行,其中“中国之教”主要指的是

A. 统一六国,实现统一

B.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D.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

 

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则为历代沿用,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故B项符合设问。灭六国,实现统一,是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前提,故A项错误。C项是秦朝的治国思想,与设问强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符,故C项错误。D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表现,故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秦朝中央官职设三公九卿。其中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仪,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由此可见,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是

A. 分工明确,彼此牵制

B. 国与家尚未分离

C. 垂直管理、分层管理

D. 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

 

查看答案

《全球通史》中记载:“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文中的“第一次”制度变革主要是指

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B. 家国一体政治开始确立

C.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始形成

D. 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查看答案

《左传》载:“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授冠戴爵,进入仕途),人臣隶圉免(服杂役的各类奴隶因战功可成自由民)”。春秋时期这些现象的流行

A. 是新的生产方式得以确立的表现

B. 促进了社会关系的调整

C. 是军功爵制实行的开端

D. 说明郡辖县的行政建制日趋普遍

 

查看答案

学者张鸣指出春秋开始孕育的一种制度实际上要算是“公司架构”,“所有的官员(管理者),都是皇帝的雇员”,“可以动员比封建制国家更大的力量,从事战争或者其他规模较大的建设事业”。这表明张鸣认为

A. 封建制下国家机器更加稳定

B. 科举制下官员成为皇帝雇员

C. 郡县制下国家机器更有效率

D. 内阁制下皇帝拥有更大权力

 

查看答案

《韩诗外传》说:“古者,天子为诸侯受封,谓之采地,百里诸侯以三十里,七十里诸侯以二十里,五十里诸侯以十五里。其后子孙虽有罪而黜,其采地不黜,使子孙贤者守其地,世世以祠其始受封之君,此之谓兴灭国,继绝世也。”材料反映了

A. 宗法血缘是维系分封制度的纽带

B. 安土重迁是分封制的思想基础

C. 封地是诸侯世代不变的私有财产

D. 嫡长子并非封国唯一的继承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