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英国议会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外国商品输入英国,或英国商品输出到外国...

英国议会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外国商品输入英国,或英国商品输出到外国,只许用英国船装载或用输入国或输出国的船只装运,否则一律禁止输入英国。”该条例

A. 为击败“无敌舰队”做准备

B. 导致英法七年战争

C. 打击了荷兰海上贸易

D. 标志着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C 【解析】17世纪的荷兰有“海上马车夫”之称,荷兰商人垄断对英国海外殖民地的贸易,从中获得大量的利润,英国颁布的《航海条例》是想把荷兰从英国对其殖民地和欧洲各国的贸易中排斥出去,打击了荷兰的海上贸易,故C正确,AB错误;经过七年英法战争,英国成为海上霸主,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6世纪末西班牙物价飞涨,一般生活用品上涨了4倍多,粮食上涨了5倍多,在欧洲其他地区物价也上涨了2倍左右。这一现象导致了

A. 西欧封建生产关系出现变动

B. 大量黄金白银涌入西欧

C. 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D. 西方商业经营方式改变

 

查看答案

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材料反映

A. 三角贸易    B. 商业革命    C. 价格革命    D. 商业危机

 

查看答案

嘉靖年间(1522—1566年)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材料说明“海禁”政策

A. 是自然经济性决定的    B. 影响了沿海百姓生计

C. 促成了海上贸易发展    D. 解决了民间商业纠纷

 

查看答案

《清高宗实录》记载乾隆上谕:“市井之事,当听民间自为流通,一经官办,本求有益于民,而奉行未协,转多扞格(抵触之意)”该上谕表明乾隆皇帝

A. 推行以商养官

B. 摒弃抑商政策

C. 放宽集市管理

D. 主张藏富于民

 

查看答案

城市是由结合为一的产物。有学者将中国历史上的关系演变概括为5个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下列古代城市,展示了城区即市区阶段较早期面貌的是

A.秦都咸阳       B.唐都长安

C.宋代东京      D.明代苏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