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嘉靖年间(1522—1566年)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于是所在...

嘉靖年间(1522—1566年)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材料说明“海禁”政策

A. 是自然经济性决定的    B. 影响了沿海百姓生计

C. 促成了海上贸易发展    D. 解决了民间商业纠纷

 

B 【解析】“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说明“海禁”政策影响了沿海百姓生计,故选B;ACD没有体现,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高宗实录》记载乾隆上谕:“市井之事,当听民间自为流通,一经官办,本求有益于民,而奉行未协,转多扞格(抵触之意)”该上谕表明乾隆皇帝

A. 推行以商养官

B. 摒弃抑商政策

C. 放宽集市管理

D. 主张藏富于民

 

查看答案

城市是由结合为一的产物。有学者将中国历史上的关系演变概括为5个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下列古代城市,展示了城区即市区阶段较早期面貌的是

A.秦都咸阳       B.唐都长安

C.宋代东京      D.明代苏州

 

查看答案

李约瑟描述古代中国某生产工具:“是机械学的重大创举,是最早的通过曲轴、连杆机构将旋转运动转变为往复运动的机械装置。”下列图中符合该描述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王家范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材料中所说的“它”是

A. 家庭手工业

B. 民营手工业

C. 官营手工业

D. 洋务军用企业

 

查看答案

在各地的方言中流传不少农业谚语,比如“立秋有雨,庄稼点头”、“早田深水养,晚田一巴掌”、“换田不如换种”等,这些谚语整体上反映了我国传统农业

A. 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 精耕细作的特点

C. 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 注重因地制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