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各地的方言中流传不少农业谚语,比如“立秋有雨,庄稼点头”、“早田深水养,晚田一...

在各地的方言中流传不少农业谚语,比如“立秋有雨,庄稼点头”、“早田深水养,晚田一巴掌”、“换田不如换种”等,这些谚语整体上反映了我国传统农业

A. 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 精耕细作的特点

C. 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 注重因地制宜

 

B 【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生地、熟地、肥田、早田、深水、晚田、换田等足以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的精细程度,所以,些谚语整体上反映了我国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B正确;A、C和D不符合事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唐朝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述的是

A. 翻车

B. 筒车

C. 耧车

D. 水排

 

查看答案

《诗经》云:“千耦其耘。”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上述现象变化主要得益于

A. 井田制的瓦解

B. 重农抑商政策

C. 赋税制的改革

D. 铁犁牛耕的运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漫画发表在1858年10月2日的英国《笨拙》周刊上,标题为“JohnLeech”。(John即“约翰牛”,英国的戏称,Leech的英文意思是榨取脂膏、吸血)。一位大腹便便的清朝官员,身着朝服,双膝跪地,张开了大嘴:面前站着的一位矮小绅士正在把一卷条约(TREATY)向他口中塞去。

漫画中的TREATY是哪一条约?列出其主要内容。

 

查看答案

材料“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请回答:

(1)这是哪一个革命团体的革命纲领?此团体是由哪个阶级哪个派别建立的?

(1)此团体具有什么性质?   

(2)“鞑虏是指什么?   

(3)“民国后来是指哪个国家?建立的时间?   

(4)后来这一纲领又被阐发为什么?此材料被称为什么?   

(5)孙中山在哪一刊物中又进行了阐发,其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遭受侵略、奴役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追求民主的抗争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过程中表示: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中,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历程。

材料二国际公认的战争罪大致分为三种:①反和平罪,即计划、准备、发动、实施侵略战争。②常规战争罪,即违反战争法规、惯例,杀害、虐待被占领地的平民和战俘。③反人道罪,即在战争中杀害、灭绝、奴役平民与其他对平民的非人道行为。

材料三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中国邮政发行了如下的纪念邮票(小型张):

请回答:

(1)由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列强对我国发动了哪些侵略战争?

(2)根据材料二所列的三种战争罪类型,指出日本在1931年至1945年侵华期间犯有哪几条罪行,并各举一例说明。中国人民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纪念邮票展现了怎样的时代内涵?抗战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4)胜利来之不易,和平任重道远。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