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

“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A. 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B. 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C. 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D. 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D 【解析】根据材料“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作者把反清与独立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早期民族主义的反清排满色彩,D项正确。革命的目的是反清政府,争取民族独立,而不是移风易俗,排除A;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是在国民大革命时期,排除B;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是20世纪50年代,与材料无关,排除C。所以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胡适的婚姻观大体上保持了对中国传统婚制的认同,略带“子女也有发言权”的中西调和,他认为父母拥有人生经验和爱子女的心,可免除西方未婚女子同男性的周旋,在某种程度上维护了女子的尊严和娴淑。据此可看出胡适的婚姻观是

A. 谨遵父母之命

B. 听从媒妁之言

C. 实行自由婚恋

D. 兼顾传统与现代

 

查看答案

康有为在《物质救国论》中认为:“孟子言治天下,皆曰与民同之,此真非常异义,全与西人议院民主之制同。”这反映出康有为思想的特点是

A. 借儒家思想宣传西方政治学说

B. 借西方政治学说弘扬传统文化

C. 对儒家思想全盘肯定

D. 对西方政治学说全盘肯定

 

查看答案

观察《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表(1750—1900年)(单位:%)》。中西制造业这一时期所占份额变化的最主要原因在于

A. 市场需求    B. 原料来源    C. 生产目的    D. 生产方式

 

查看答案

下侧图片来自《崩溃的帝国:明信片中的晚清》。图片反映的这场战役

A. 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B. 刺激中国开展洋务运动

C. 致使日军取得黄海制海权

D. 成为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过程中,涌现出张謇的大生纱厂、荣氏兄弟的福新面粉公司等一批民族企业。但细究其发展历程,大多坎坷崎岖,其根源是

A.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 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C. 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

D. 畸形特殊的社会性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