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清时期,思想家们对“存理灭欲”进行了深刻反思。其中,王夫之提出“理寓欲中”,认...

明清时期,思想家们对“存理灭欲”进行了深刻反思。其中,王夫之提出“理寓欲中”,认为天理和人欲是密不可分的,倡导“欲中求理”和“遂民之欢”。这反映出当时

A. 理学统治地位的丧失

B. 社会民众对个体价值的追求

C. 儒学世俗化的完成

D. 官方哲学受到新思想的冲击

 

D 【解析】明代封建正统思想是儒家思想,“存理灭欲”进行了深刻反思是对宋明理学思想的批判,故D正确;此时理学思想仍然占据统治地位,故A错误;个体价值追求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儒学一直是官方化,不是世俗化,故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战国中后期,荀子主张“礼法兼用”,韩非子也尝试为法治寻找“道”的依据,《吕氏春秋》一书则兼容了儒、墨、道、法诸家言论。这种现象表明当时

A. 儒家思想备受秦国重视

B. 法家地位有所下降

C. 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

D. 思想专制局面形成

 

查看答案

唐代皇帝将老子李耳追认为其始祖。741年,唐玄宗正式下令在科举考试中设置道举。道举考试测试《老子》《庄子》《文子》嵌列子》,考试形式和经科相同,合格及第者称道学举士。道举的设立旨在

A. 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 促进文化的多元发展

C. 积极应对佛教思想的冲击

D. 适应政治统治的需要

 

查看答案

朱熹作《朱子家礼》,阐述了家族生活的“通则”和“冠礼”“婚礼”“葬礼”“祭礼”四种重要的礼仪制度。他尽量以从众和从俗的原则对古礼进行修订,使之更加简化易行。这一做法

A. 促进了儒家伦理的世俗化

B. 造成了宗法观念的淡漠

C. 中断了儒家传统的继承性

D. 导致了日常仪式的繁琐

 

查看答案

明中叶以来,“弃儒从商”日渐成风,以至时人有“士好言利”之讥,而“学者以治生为本”一类观点也多见于明儒论著之中。这种现象表明当时

A. 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动摇

B. 商业发展影响价值观念

C. 重义轻利观念不断强化

D. 经世致用成为主流思想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除西周礼制影响外,汉代朝野格外践行“长幼有序、事亲至孝、敬老崇文”的理念。汉朝规定:60岁以上者,免除赋税;70岁以上的老人“虽有罪,不加刑焉”。《唐律》规定“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南北朝的“孤独园”到了宋代发展出多种官办养老机构。明洪武十三年下诏:“文武官年六十者听致仕(告老还乡),给以全俸诰敕。”六十岁退休遂成官场惯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源于德国。德国俾斯麦时期,分别于1883年、1884年、1889年颁布了疾病、工伤、老龄和伤残三项法案,建立了三项保险制度。这一立法颁布后,很快被其它国家纷纷效仿。西方各国的养老保险,既有政府强制实行的基本养老保险,也有企业实施的保险,以及个人自愿参加的商业保险。1935年,美国通过了《社会保险法》,养老保险覆盖了95%的工薪阶层。英国在二战后实施了全民保障、全面保障。英国居民个人一生中都要与社会保障制度发生或多或少的联系,国家强制所有在毕业离校年龄和退休年龄之间的公民参加养老保险。

——摘编自赵书博《西方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研究及借鉴》

材料三

下图为1998~2007年中国城镇企业职工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汉代至明朝养老政策的特点。

(2)比较材料一、二,概括西方养老制度的新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养老制度出现的背景。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养老制度的社会价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