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春秋”一词在古代文献中频繁出现,然含义不尽相同。其中意指“编年史书或史籍”的是...

“春秋”一词在古代文献中频繁出现,然含义不尽相同。其中意指“编年史书或史籍”的是

A. 《孝经》:春秋祭祀,以时思之

B. 《战国策》:今楚王之春秋高矣

C. 《盂子》:春秋无义战

D. 《墨子间诂》:吾尝见百国春秋

 

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春秋祭祀”指的是节气时间,故A错误;“春秋高矣”指的是年龄,故B错误;“春秋无义战”指的是公元前770到前476年的春秋阶段,故C错误;“百国春秋”指的是各国历史,故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记载,时有甲、乙两人到官府告发丙、丁二人私铸钱币,并呈上新钱一百一十个和铸钱所用的模具两套。这一案件说明当时

A. 民间货币种类繁多,币制混乱    B. 已统一并建立了法定货币制度

C. 已建立整套地方各级官僚体系    D. 普通民众的守法意识逐渐增强

 

查看答案

战国时代的纵横家,鼓吹依靠合纵、连横的活动称霸,或者建成王业。他们宣传:外事,大可以王,小可以安。纵横家提出以上主张的原因是(   )

A. 诸侯争霸力图实现全国统一    B. 兼并战争发展的现实要求

C. 政治改革运动引发战争不断    D. 争霸形势出现势均力敌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郤氏“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鲁国的季氏“富于周公”。时人预感“夫皆富,政将在家”。据此分析,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 经济地位的变化引发诸侯国间的争霸战争

B. 生产力的发展引起诸侯国经济地位的变化

C. 经济地位的变化推动封建社会的快速转型

D. 经济地位的变化引发政治权力格局的变化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锁孔设计特别讲究,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钥匙孔的锁: 如用字锁者为普通百姓,用字锁者为文人士大夫,再复杂些的上、古字锁为商人常用,最复杂的是皇室和高官所使用的古、正、尚、王字锁。这说明

A. 礼乐制度已经深入百姓日常生活    B. 尊卑贵贱的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C. 商品设计着眼于不同阶层的需求    D. 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世界领先

 

查看答案

近代有学者评论孔子言行不一,说他一方面主张维护周礼,另一方面又挑战周王统治,率领弟子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治国方略。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孔子的行为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

A. 周王室的影响力日渐衰微    B. 百家争鸣已成为社会主题

C. 维护周礼是历史的倒退    D. 奴隶制崩溃是不可避免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