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数据能示,清代乾隆二十年(1755年)以前到乾隆四十年(1775年),江苏崇明...

有数据能示清代乾隆二十年(1755)以前到乾隆四十年(1775),江苏崇明地区每年购买粮食数量,从不超过20万石发展到购买数量达30万石。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商业繁荣经济作物大量种植    B. 重农抑商政策发生重大改变

C. 地域性商人群体的发展推动    D. 闭关锁国政策导致贸易萎缩

 

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乾隆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江浙地区粮食种植面积缩小,所以需要购买的粮食增多,A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并未发生重大改变,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地域性商人群体的发展,而是强调商业繁荣经济作物大量种植,排除C项。材料强调商业繁荣经济作物大量种植,与闭关锁国政策导致贸易萎缩无关,排除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初,苏州府的吴江县震泽镇有“千百家”,到了清乾隆年间“居民且三千家”,“栋宇鳞次,百货俱集,以贸易为事者,往来无虚日。”由此可见

A.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 农耕文明渐趋衰落

C. 农村集镇发展迅速

D.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查看答案

以下经济现象,出现最早的是

A. “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B. “乃作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

C. “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D. “时商贾至京师……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

 

查看答案

清代,广东地区的荔枝产业竞争激烈,强者成为“家有荔校千枝”的大户,而弱者则被排挤以至破产沦为大户的雇工。这说明当时的广东地区

A. 新的经济因素向农业领城扩展

B. 农业和商业发展相互促进

C. 农产品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

D. 传统的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查看答案

下图是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 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积累

B. 官府对手工业生产严格限制

C. 手工业生产产品精良

D. 生产革新缺乏市场需求的推动

 

查看答案

“(16世纪后)中国农民除了种植双季稻外,他们还可以种甘蔗、烟草或其他的经济作物,或动员他们家庭的女劳动力从事织绸或织布的手工业。”该现象说明当时的中国

A. 农产品完全商品化    B. 传统农业结构变化

C. 农业经济逐渐衰退    D. 私营手工业的进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