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凡外夷贡者,我朝皆设市舶司以领之……其来也,许带方物,官设牙行与民贸易,谓之互...

凡外夷贡者,我朝皆设市舶司以领之……其来也,许带方物,官设牙行与民贸易,谓之互市,是有贡舶即有互市,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明矣。这里的我朝应指(   )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C 【解析】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中的信息正确解读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有贡舶即有互市,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可知此应为明朝初年的海禁政策与朝贡贸易,故本题应选C项;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发达,与题目中的信息“有贡舶即有互市,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不符,故排除A、B两项;清朝通过“十三行”来限制中外贸易,与题目中的信息“设市舶司以领之”不符,故排除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中世纪和近代为君权辩护的思想家或国王,其论证角度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阿奎那——自然科学    B. 詹姆士一世——神学角度

C. 马基雅弗利——世俗权力    D. 霍布斯——近代自然科学

 

查看答案

现今社会大热的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制度,某种程度上说是源于古代的( )

A.世卿世禄     B.宗法制        C.九品中正制         D.分科举人

 

查看答案

英国《权利法案》是对《大宪章》的继承与创新。其“创新”主要表现在

A. 限制国王的权力

B. 确立君主立宪制

C. 形成了两党制度

D. 确立责任内阁制

 

查看答案

古代中国自秦以来形成了三个会议: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朝参”——决策军国大事;由“三公”或地位相当于“三公”的大臣主持的“集议”——通过并执行议案;“谏议”——谏臣要拿出提案供皇帝和中央决策时参考。“朝参”“集议”和“谏议”的作用发挥最好的时期是(  )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查看答案

在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基础上,明清之际产生了活跃的儒家思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清之际,原本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理学趋于衰微,权威发生动摇。宋儒在解经传注时有鄙薄文字音韵的考证、以自己的体会所得为定解的学术倾向。明末清初的学者发现理学家对儒家经典的援引和传注有很多疏漏、谬误之处,这引发了学者们对理学的怀疑。理学将“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观念强化,并要求人们在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自觉贯彻,在国家权力和学术权威的双重作用下,理学的道德规范逐渐蜕变为僵化的道德教条,在道德实践中的理性成分逐渐减少。

——谢放《中外文化发展历程》

材料二李贽大胆提出“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应“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提出“虽圣人不能无势利之心”,反对“去人欲,存天理”的说教。唐甄认为:“老养生,释明死,儒治世,三者各异,不可相通,合之者诬,校是非者愚”。儒学与诸子学、释道地位相等,各有其独立的理论体系和功能。在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这一见解非常具有批判性。《明夷待访录》、《日知录》、《读通鉴论》等著作,则直接援引原始儒家经典,或者根据自己对原始儒家经典的诠释,来审视理学弊端,驳斥理学观点。明末清初对理学的批判达到高潮。

——谢放《中外文化发展历程》

材料三唐甄推崇三代之治“君明臣忠,上下和易”的理想摹本,强调君主应遵守道义原则,应爱民、养民、富民,自身俭朴,任用贤能,礼遇朝臣。他没有从制度上否认君主权力的合法性,而是力图构建一个理想化的君主专制模式,最后滑向对圣明君主的期盼。任何先进的思想如果不能引出制度的力量,那它就不能改变问题的实质。           

——张磊《试析唐甄的理想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述明清之际活跃儒家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二,归纳明清之际思想家们批判宋明理学的方式。

(3)据上述材料,评价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