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隋至唐前期的中书门下是决策首脑机关,从不负担琐碎事务:唐代中后期至宋代的中书门下...

隋至唐前期的中书门下是决策首脑机关,从不负担琐碎事务:唐代中后期至宋代的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宋代的设官分职方式,在“从脞芜杂”的表象背后,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上述变化

A. 遏制了官员腐败现象的膨胀

B. 协调了中央政府各部门的关系

C.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D. 强化了对官员的专业化要求

 

D 【解析】根据材料“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在“从脞芜杂’的表象背后,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得出对官员的专业化要求加强,D项正确。材料与腐败毫无关系,无法推断出遏制了官员腐败现象的膨胀,排除A。材料涉及的是中央政府各部门职责的变化,非关系的调整,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无法推断出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排除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初,台湾迎来了两次重要的移民高潮。一次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数万明朝的遗民移民到那里垦殖,使台湾基本进入农耕社会。第二次是台湾被清朝收复后,“民之渡台如水之趋下,群流奔注”,使台湾有了更大发展。这两次移民高潮

A. 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控制

B. 冲击了传统的闭关锁国政策

C. 驱逐了西方殖民者残余势力

D. 加强了大陆与台湾地区的交流

 

查看答案

“明太祖由平民得帝位,乃不料君权的膨大,反比从前加厉,这为什么呢?其实只是君主专制的自然趋势,明朝适逢其会,便得更上一层罢了。”这表明

A. 相权为核心的官僚政治体制终结

B.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渐趋衰落

C. 中央对地方的权力制约大大加强

D. 皇权强化是古代中国的政治传统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唐僧取经的典故,由于明朝《西游记》的渲染,已经成为我国人民尽人皆知的故事了。《西游记》突出地描写了唐僧的宗教热诚和旅行艰苦方面,至于学术成就,根本没有提到。不止如此,唐僧的性格,如《西游记》所描写的,忠厚老实,优柔寡断,偏听偏信。但历史人物的唐僧是虔诚的佛教徒,是非常坚强的,勇敢的,不怕困难,不怕艰险,百折不回,是个仁慈、厚道、博学多能、辩才无碍的英雄人物

——吴晗《杰出的学者玄奘》

材料二僧玄奘,(隋)大业末出家,博涉经论(广阅博览,接触了各派佛教经典和理论著作)。尝谓翻译者多久有讹谬,帮就(想去)西域,广求异本以参验之。贞观初,随商人往游西域。玄奘既辩博出群(深通佛学,擅长辩讲),所在必为进释难(宣讲佛经,参加辩证会),蕃人远近咸尊之。在西域十七年,经百余国,悉解其国之语,仍采其山川谣俗,土地所有,撰《西域记》十二卷。贞观十九年,归至京师。太宗见之,大悦,与之谈论。于是诏将梵本六百五十七部于弘福寺翻译。(注:古之西域包含今中国新疆大部及中亚部分地区)

——《旧唐书玄奘传》

(1)根据材料概括小说与历史记载中唐僧的不同。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唐僧西游的背景并分析其影响。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珍珠港现在得到部分雪耻了,”尼米兹海军上将1942年6月6日的公报宣布,“不使日本海上力量丧失战斗力,不算彻底报仇。”美国公众对中途岛的胜利欣喜若狂……马歇尔将军认为中途岛的胜利是“最勉强的成功”,反对在太平洋发动攻势,因为他相信灾难正隐隐呈现在大西洋上。

“我必须承认,我非常关切地注视着俄国战线。”罗斯福总统6月6日致丘吉尔的电报说……苏联红军在乌克兰的哈尔科夫遭到失败,德军的攻势卷向克里米亚和高加索。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先后飞到伦敦和华盛顿,争取英国和美国保证“在8月或9月在欧洲大陆登陆”。然而丘吉尔却“不做出保证”。他担心在1942年匆忙越过英吉利海峡发动强攻以减轻俄国的压力,将是一次“牺牲性的登陆”,他给跨海登陆作战谨慎地规定了一个条件:必须能够得到军队和运兵船。首相知道这一点实际上不可能做到。英国的第八军遭到隆美尔的重创,损失了数百辆坦克和数千士兵后,不得不向托布鲁克撤退。

——摘编自约翰·科斯特洛《太平洋战争1941-1945)》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发动中途岛海战的背景及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丘吉尔拒绝在欧洲大陆登陆的原因。

 

查看答案

【近代杜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人类在社会和国家产生之前处于自然状态,人人都可以按照他们认为合适的办法,决定他们的行动。没有一个人享有支配另一个人的生命、自由、财产的专断权力,国家最高权,也不能超出此种限度……财产权先于国家而产生是不可转让的,是合乎理性和生存所必需的权力,政治参与的基础是财产,而且主要是地产……由有产者的少数派控制的政体,才是最适合于保护个人财产安全的政体

——摘编自约翰·洛克《政府论》

材料二天斌权利就是人在生存方面所具有的权利。其中包括了所有智能上的权利,或是思想上的权利,还包括所有那些不妨害别人的天斌权利而为个人自己谋求安乐的权利。自由乃人性的产物,任何将自由人变成畜牲般的奴隶是违反人道和正义的……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个股东,都有权支取股本,因此不能屈从个人,只能服从法律,在自由的国家中法律应成为国王而且不应该有其他的情况。

——摘编自托马斯·潘恩《人权论》

(1)概括指出材料一、二中洛克与潘恩思想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潘恩的思想对美国民主进程的推动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