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我国学者普遍认为,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以下史料能够佐佂这一观点的有...

我国学者普遍认为,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以下史料能够佐佂这一观点的有_____

①《吕代春秋》:“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②《农书》:“用粪犹用药也。”

③《商君书》:“使民无得擅徙,则诛愚、乱农之民无所于食而必农。”

④《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吕代春秋》中内容表明的是农业生产要守农时,《农书》的内容是用肥的观点,《齐民要术》反映的是农业种植的时间问题,这三项都体现了农业生产上的精耕细作的特点,①②④符合题意;《商君书》的话内容反映的是重农抑商政策,与精耕细作无关,③不正确。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古代实行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它包含两种专制模式,一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二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下列选项包含这两种专制模式的是。

A.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

B. 汉武帝“中外朝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

C.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明朝设置内阁制

D. 明朝设置内阁制;清朝设立军机处

 

查看答案

自秦汉至明淸,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A. 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 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C. 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 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查看答案

《史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表明

A. 秦始皇帝,才能非凡

B. 皇权至上,大权独揽

C. 政权系统,尚不完备

D. 君相矛盾,尚不突出

 

查看答案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 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B. 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C. 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D. 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查看答案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究其渊源,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中央集权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