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他(杜亚泉)认为,近代以来,由于达尔文、斯宾塞进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他(杜亚泉)认为,近代以来,由于达尔文、斯宾塞进化论等所谓西方唯物主义学说的输入,引起了中国社会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急剧变化,而这个变化总的趋向不是积极的而是消极的。……他认为,近代国人学习西方的一大缺陷,就是完全模仿西方文明而缺乏以固有的“国性”进行必要的整合。……也即如何从中国“国性”出发,对外来文化进行必要的整合,以建立中国“独立之文明”的问题。

——摘编自《新文化运动时期杜亚泉、陈独芳关于中西文化的论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示例一论题;杜亚泉的中西文化观体现了对中国文化的珍视。阐述: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激进民主主义者,为批判尊孔复古。提出了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而照搬西方文明的主张;杜亚泉针对此文化倾向,提出了西方文明对中国文化的消极影响和学习西方文化的不足,提出要以中国文化为基础,对外来文化进行一定融合;杜亚泉的观点尽管不利于彻底地摧毁封建传统文化,但体现了对中国文化的珍视。也有利于促进中国文明的新发展。 示例二论题杜亚泉的中西文化整合观更适合当时中国的需要。阐述:任何文化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中西方文明都有各自的优点,因而西方近代文明也不可能照搬于中国而替代中国文化;杜亚泉正是针对新文化运动者极力全盘否定中国文化面照搬西方文明的现象,提出了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合观;此观点将中国文化的优点与西方文明的长处相结合,不仅能弥补中西文化的不足。也能促进中国文化的新发展,因面更适合中国的发展需要。 (注:示例仅供参考。如有其他观点,只要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题,依据材料提取观点,然后进行论证,本题从“杜亚泉的中西文化观体现了对中国文化的珍视”或者“杜亚泉的中西文化整合观更适合当时中国的需要”提取观点,第二小问论证从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激进民主主义者,为批判尊孔复古。提出了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而照搬西方文明的主张,或者从针对新文化运动者极力全盘否定中国文化面照搬西方文明的现象,提出了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合观;此观点将中国文化的优点与西方文明的长处相结合角度论证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早在汉代就出现过一些先进的农业技术发明,如代田法、耧车等,这些发明都是适合大面积的土地生产需要而出现的。但是这些农具在中国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一些先进技术和设备,往往得不到普及和推广。明清江南地区落后的铁搭取代了先进的江东犁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江东犁用牛耕田,“一牛可抵七至十人之力”“中等之牛,日可耕十亩”(明·宋应星《天工开物》)。铁搭的工作效率大大低于牛犁,翻地大约“人日耕一亩,率十人当一牛”(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明清中国江南地区农桑业极其发达,大量土地用于栽桑种田,养牛的空间逐渐狭小,养牛成本上升,贫困农民无地养牛,造成畜力严重不足,“吴郡力田者,以锄带耜,不蓄牛力”(明·宋应星《天工开物》)。

材料二(英国)圈地后,地主侵吞了大部分的土地,把此前零散的田产整固到紧凑的联合农场里,并能圈占从前受社区规章制约的土地,从而把它们归于个人的管理之下。18世纪的英国,城市人口增多,农村人口减少,为了增加农产品的供应,既有改进技术、提高集约化程度的要求,也有劳动生产率的要求。1701年塔尔发明了马拉谷物条播机,1731年,他在一本名为《马拉中耕农业》的书中公开了他的发明,条播机不仅是英国产生的第一台真正的播种机械,而且也是英国农业向废除手工劳动所迈出的重要的第一步。1828年贝尔发明了马拉收割机,此外还发明了以蒸汽为动力的饲料粉碎机、干草切割机、甜菜切片机等等。

——材料均摘编自高辉《明清江南的农业结构与经济发展——兼与英国农业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农业技术应用呈现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前后英国农业生产的变化,并说明中英农业发展趋势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查看答案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建立初期,其资金主要在美国筹措,且该银行贷款必须由贷款国政府担保,贷款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由此可知,该机构

A. 标志着美国经济霸权的建立

B. 推动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复兴

C. 使贷款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

D. 是美国资本扩张的重要工具

 

查看答案

下图是有关美苏关系的漫画:在原子弹爆炸的蘑始云下,美国总统肯尼迪和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分别通过电视媒体在对话。该漫画反映了

A. 美办核竞赛严重威胁了世界安全

B. 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的冲突加剧

C. 核危机客观上促使美苏关系缓和

D. 和平竞赛已成为美苏关系的主导

 

查看答案

意大利学者彼特拉克(1304年一1374年)认为:在上帝的创造物中,人占据最高地位,因而对上帝的认识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了,应该把人作为思考的对象。这说明他

A. 具有反宗教的理性精神

B. 注重对人的哲学化研究

C. 开启了文艺复兴的先河

D. 意欲使人摆脱神学束缚

 

查看答案

罗马《十二铜表法》中的第八表规定;“不法砍伐他人树术的,每棵均处25阿司(古代罗马货币单位)的罚金。”这说明当时罗马

A. 法律只保护富有者的利益

B. 注重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

C. 法律规定具有一定教条性

D. 公共利益高于私人的利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