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路德教徒视加尔文教为邪教,加尔文教徒也不能与路德教徒合作。因为他们所争的并不是信...

路德教徒视加尔文教为邪教,加尔文教徒也不能与路德教徒合作。因为他们所争的并不是信教自由的原理,所以结果仍不过是以一个新威权来代替一个用旧威权罢了。这说明宗教改革

A. 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发展

B. 导致旧教与新教矛盾激化

C. 没有实现真正的信仰自由

D. 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利益

 

C 【解析】“因为他们所争的,并不是信教自由的原理,所以结果仍不过是以一个新威权来代替一个旧威权罢了”说明宗教改革没有实现真正的信仰自由,只不过是用新的宗教权威取代罗马教会的权威,故C正确;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路德教和加尔文教都属于新教,B表述错误;D材料未体现,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5世纪之前的欧洲,肖像画是国王、教皇、圣人和其他社会体系中高高在上的那些大人物的专享。到了15世纪,人们喜欢将家庭成员的肖像挂在家中展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人们追求生活上的自我满足

B. 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C. 科技发展导致绘画水平提升

D. 宗教改革开阔了视野

 

查看答案

英国学者罗素在论述一位古希腊哲学家时说,他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乌托邦,“它是一长串的乌托邦中最早的一个”。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理念论

C. 逻辑三段论

D. 美德即知识

 

查看答案

柏拉图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不得回头。结果柏拉图走到麦田尽头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爱情”。这则故事反映了苏格拉底

A. 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B. 强调理性,并主张认识自我

C. 对爱情提出更高的美德要求

D. 否认绝对权威,并批判道德

 

查看答案

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表明(  

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

B.古代希腊人没有任何法律观念

C.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D.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

 

查看答案

(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Ⅲ)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A. 宗教意识淡薄

B. 反对神灵崇拜

C. 注重物质生活

D. 强调人的价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