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墨子·...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墨子·亲士》中云:“人国而不存在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据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A. 百家争鸣的局面加剧诸侯争霸

B. 墨家的主张未对政局产生影响

C. 儒家思想更符合当时时代需求

D. 知识阶层的社会地位发生变化

 

D 【解析】A颠倒了因果关系,应该是诸侯争霸促进了思想上的百家争鸣,所以排除。根据所学知识,C项本身是错误;儒家思想在春秋时期没有被各国统治者所采纳,排除B;子贡作为当时的一个知识分子,在当时起到“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的作用,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指出:“西周从政治上讲,一国无二君;从宗法上讲,一庙无二祭主。各级宗族成员,都要以各级‘宗子’为中心,表示“‘尊祖’和‘敬宗’”。西周这样做主要是

A. 强调家族等级

B. 防止贵族内部纷争

C. 强化尊祖敬宗

D. 维护天下共主局面

 

查看答案

青铜器曾经被视为沟通人与神联系的重要中介物,但到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多转向实用,礼器的比例减少。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 生产力发展

B. 青铜技术水平提高

C. “礼崩乐坏”

D. 神学思想影响减弱

 

查看答案

在周代,所有的封君,不仅权力来源于周王,而且他们必须经过大族长周天子的媒介,才能“上达天听”,获得天命的眷顾。这表明西周

A. 有效地规范了当政者的行为

B. 将天命观融入了政统和宗统

C. 实现了天子权力的高度集中

D. 通过分封制稳定了统治秩序

 

查看答案

据记载,夏商时已存在“就地封爵”的册封政策,到周初则实行“封邦建国”,并任命王族或功臣到被征服的土地上建立诸侯国,以代天子进行统治。此变化反映了

A. 君主专制统治的稳固性    B. 宗法原则已经得到贯彻

C. 统治者对地方控制强化    D. 地方诸侯的独立性增强

 

查看答案

材料一:“有文字为智国,无文字为愚国;识字为智民,不识字为愚民:地球万国之所同也。独吾中国有文字而不得为智国,民识字而不得为智民,何哉?裘廷梁曰:此文言之为害矣。”

——裘廷梁1898《论白话为维新之本》

材料二:“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原载《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第1卷第1号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原载《新青年》1919年1月15日第6卷第1号

材料四:“国语运动”……牵涉了几千年来的文化和社会生活,要以人力办到,政府的力量和社会的潮流必须合拍……欧战结束了,全世界发生一种新潮流,激荡着中国的社会,于是这个“国语运动”才算水到渠成,政府和社会互助而合作,三五年工夫,居然办到寻常三五十年所办不到的成绩。

——程巍《谁领导了1916—1920年的中国文学革命?》,载《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第3期

问题:

(1)材料一中裘廷梁认为“智国”“智民”的标准是什么?在他看来,导致中国不属于“智国”的原因什么?

(2)材料二、材料三在观点与形式上有何异同?为什么出现这种变化?

(3)你如何看待材料四中作者对“文白之争”结果的评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