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

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这位学者实际上是强调

A. 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B. 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紧密联系

C. 各国政治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体

D. 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16世纪在欧洲……”“……单一的……资本主义世界……”可知,学者强调的是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作用,A项正确。BCD材料中没有体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荷兰独立后不久,在短短几十年内迅速地发展起来,当时荷兰掌握着世界

A. 海上霸权    B. 商业霸权    C. 文化中心    D. 政治霸权

 

查看答案

从1980年起,国家逐步在国企中进行利改税的试点工作。1983年,全国实行利改税的国营企业实现利润633亿元,比1982年增长了11. 1%。在增长的利润中,企业共留利121亿元,比1982年增长28. 2%,利税改革初步取得成功。这主要得益于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C.企业分配制度的不断改革

D.企业所有制的重大调整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亚里士多德的研究都是从大量收集材料开始,经过严密的分析、概括、推理,最后才得出结论。这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

材料二亚里士多德最大的哲学贡献在于创立了逻辑学。逻辑学是关于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亚里士多德把它看作哲学的一部分,提出归纳与演绎两种方法。前者由个别到一般,后者由一般到个别,逻辑思维的重点在于后者。这种思维方式自始至终贯穿于他的研究之中。

材料三城邦以正义为原则。由正义衍生的礼法,可凭以判断(人间的)是非曲直,正义恰正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要使事物合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法治应该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良好的法律

——摘自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材料四最好的政治共同体是由中产人士组成的,在这样的城邦,立宪政体得到良好的发挥。在这里,中产者比其他两种人数量要多、力量要大,或者至少比其中任何一种要强,如果这样,中产者的介入就会改变平衡,并防止两个极端的任何一个占上风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请回答:

(1)材料一所反映的研究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借鉴?

(2)材料二为什么认为逻辑学是亚里士多德最大的哲学贡献?

(3)材料二中“这种思维方式”具体是指哪种方式?试举一例进行说明。

(4)根据材料三,概括亚里士多德建立有序社会的思想主张。

(5)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里士多德主张实行何种政体?执政主体是哪一阶层?其主张目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

柏拉图指出:“事实上,亲爱的朋友,只有当你能为你们未来的统治者找到一种比统治国家更善的生活时,你才可能有一个管理得好的国家。因为,只有在这种国家里才能有真正富有的人来统治。当然他们不是富有黄金,而是富有幸福所必需的那种善的和智慧的生活。”这表明柏拉图主张

A. 国家由掌握智慧和“善”的人来统治    B. 国家应让每一个人都拥有高尚的品质

C. 只有富人才能具有管理国家的权力    D. 消除人们对物质财富的一贯追求

 

查看答案

论及道德,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亚里士多德则说:“遵照道德准则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A. 孔子强调统治者有“德”则四夷宾服

B. 对道德的不同理解孕育着东西文化的冲突

C. 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基于个人价值

D. 对道德的不同理解扎根于不同的社会土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