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孟子•尽心》载:“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

《孟子•尽心》载:“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据此可知,孟子强调

A. 道德教化

B. 兴办教育

C. 克己复礼

D. 礼法并用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好的政令不如好的教育那样赢得民众。好的政令,百姓畏服;好的教育,百姓喜爱。好的政令得到百姓的财富,好的教育得到百姓的心。所以孟子强调的是道德教化的作用。所以答案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古代帝王的典型形象是:“一手捧着儒家经典,宣示教化;一手高举法家利剑,厉行专制。”这种帝王的典型始于(  )

A. 秦代    B. 汉代    C. 唐代    D. 宋代

 

查看答案

汉武帝时,两座宫殿先后失火。董仲舒著文说,灾异是天意的表达,应诛不法诸侯和不法大臣。武帝召集大臣讨论,很多重臣愤怒地建议处死董仲舒,但武帝却赦免了他。这个故事说明

A. 董仲舒借题发挥,汉武帝宽宏大量    B. 汉武帝内心不反对君主借天意行事

C. 董仲舒言者无罪,诸大臣量刑不当    D. 汉武帝相信天意,不反对灾异天意说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袁世凯在就任民国元首之后,马上出手遏制蒙藏分离主义运动,在劝告库伦哲布尊丹巴活佛放弃独立的信中,袁世凯反驳哲布尊丹巴对“大清”与“中国”的刻意区分,指出至库伦独立,前清并未允行,中华民国亦断无允准之理。库伦本为民国领土……甚盼熟筹利害,棱我民国受于前清之领土及统治权完全无缺。”

《劝谕蒙藏令》宣布现在政体改建共和,五大民族,均与内地平等。务使蒙藏人民,一切公权、私权,均与内地平等,以昭大同而享幸福。”不久,袁世凯又发布命令说现在五族共和,凡蒙、藏、回各地方,同为我中华民国领土,则蒙、藏、回各民族,即同为我中华民国国民,自不能如帝制时代再有藩属名称;此后蒙、藏、回疆等处,自应统筹规划,以谋内政之统一,而冀民族之大同。”

——摘编自章永乐《“大妥协”: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主权连续性》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袁世凯政府针对蒙藏分离主义运动的态度。

(2)根据材料简要评析袁世凯政府针对蒙藏分离主义运动采取的主要对策。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北宋)学校教育在兵连祸结中早已破坏殆尽,朝廷此时又无力兴学设教。要解决人才匮乏问题,政府必须广泛开设学校,改变官学衰败局面。北宋在农业、手工业、商业方面取得了前无古人的巨大成就,也要求教育既培养精通儒学的文官,又要求培养各种职业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灿烂而丰富的文化成就为教育提供了丰富资源和养料,而汉唐以来的官学教育基本上都是满门经文的太学教育,这与蓬勃发展的宋代社会不相匹配。

北宋太学内容改革改变了汉唐以来满门经文的单一格局,形成了以儒家经典为主兼及文史、治事等内容的新格局。北宋太学采用宋代著名教育家胡瑗在苏州、湖州讲学时的“苏湖教法”,使学生由索然无味到耳目一新。北宋太学改革后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广博的文化知识。唐代太学限招五品以下子弟入学,而北宋太学只要是八品以下子弟及庶人之俊异者就可以入学,较广泛地向中小官僚和一般平民子弟敞开了求学的大门。

——摘编自周路宽《北宋太学教育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指出北宋太学教育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学教育改革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历史资料

15—17世纪

原产美洲的烟草、西红柿、花生、玉米、马铃薯等作物传入欧洲、亚洲、非洲,小麦、水稻、甘蔗等物种由欧洲传入美洲

1839年

英国工厂工人总数为419560人,其中女工为242296人

1919年

从巴黎到布鲁塞尔的国际民舷客运航线开通

2015年

中国“双十一”全球狂欢节总交易额为912.17亿元

美国“黑色星期五”当天网购销售额为27.2亿美元

 

 

提取材料信息,以“世界市场与社会生活”为视角提炼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

(要求:主题鲜明,观点正确,论述充分恰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