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42年魏源编撰了《海国图志》50卷,“长计”只限于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

1842年魏源编撰了《海国图志》50卷,“长计”只限于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之后他将其扩充到100卷,增加了西方政教国情等很多内容,如美国制度等。这一变化表明魏源

A. 主张借用西方文化改造中国

B. 意识到中西方制度的差异

C. 认识到鸦片战争的真正败因

D. 倡导清政府进行制度变革

 

B 【解析】魏源编撰《海国图志》增加了西方政教国情等很多内容,这说明他意识到中西方制度的差异,故增加介绍西方制度,故B正确;魏源并不主张借用西方文化改造中国,故A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魏源认识到鸦片战争的真正败因,故C错误;《海国图志》也没有倡导清政府进行制度变革,故D错误。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清时期,思想家们对“存理灭欲”进行了深刻反思。其中,王夫之提出“理寓欲中”,认为天理和人欲是密不可分的,倡导“欲中求理”和“遂民之欢”。这反映出当时

A. 理学统治地位的丧失

B. 社会民众对个体价值的追求

C. 儒学世俗化的完成

D. 官方哲学受到新思想的冲击

 

查看答案

汉至隋唐,弹琴的儒者多是经过世族家教门风滋养、承续累世经学的贵族,“琴者,禁也”和“以琴正心”是他们最求的目标,这表明

A. 儒者通过琴理以期提高个人素养

B. 儒学实现了与时代精神的结合

C. 理学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D. 世家大族是传承经学的主体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复杂,存在多种经济形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读下列图片信息:

材料二 洋务运动主要企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 1915~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示意图:

(1)读材料一回答:图1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的何种特征?图2反映的现象对图1中的经济结构有何影响?

(2)材料二反映出洋务运动时期近代企业所在的城市分布有什么特点?形成其特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四个阶段并简单介绍每个阶段的发展状况。

 

查看答案

汉武帝时期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唐宋以后逐渐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经由丝绸之路,中外政府使者、商人络绎不绝。元朝时,马可·波罗沿丝绸之路来到大都,明代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中国输出的大多是丝绸、瓷器、茶叶等,输入的多是胡椒、香料、珠宝等。四大发明随之传入西方,世界三大宗教也陆续传到中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丝绸之路的特点和历史影响。

 

查看答案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日朱陈。…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摘自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施复是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的人物。他们夫妇二人住在苏州盛泽镇上,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由于他们织的丝绸光彩润泽,在市场上卖得很好,赚了许多银子。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不到十年,积累了几千两金子,后来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成为机户。

材料三 1872年,侨商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创建了第一家机器缫丝厂——继昌隆缫丝厂。该厂投产后,“出丝精美,行销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摘自岳麓版教材

材料四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基本模式是什么? 有何特点?

(2)材料二中的明朝经济领域出现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比较材料二、三所反映的两种生产方式的异同点。

(4)材料四是怎样看待商业与农业的关系的?由此中国古代社会政府传统的政策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