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现象 公元前6~公元前4世纪 公民、海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现象

公元前6~公元前4世纪

公民、海外贸易、美德、选举、津贴、仁义、土地私有、中央集权、私学

公元10~12世纪

夜市、瓦肆勾栏、市民、南戏、科举制、参知政事

公元14~18世纪

章回小说、工商皆本、房佣关系、白银、内阁、经世致用

 

围绕材料。结合古代史的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论题: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变革。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经济发展,小农经济逐渐形成,促使井田制、 分封制、宗法制瓦解,中央集权逐渐建立,百家争鸣出现,社会出现剧烈变化。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思想界出现了活跃的局面,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思想,使儒学正统受到挑战,君主专制制度渐趋衰落,推动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总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政治、文化等也随之发生变化。 【解析】首先分析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公元前6~公元前4世纪”“公元10~12世纪”“公元14~18世纪”以及所出现的现象,可以分析得出分别是古希腊和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根据“公民、海外贸易、美德、选举、津贴、仁义、土地私有、中央集权、私学”、“夜市、瓦肆勾栏、市民、南戏、科举制、参知政事”、“章回小说、工商皆本、房佣关系、白银、内阁、经世致用”,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既有经济现象、政治现象,也有思想文化方面的现象。联系所学确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再联系史实论证三者之间关系在当时社会的具体表现。解答时必须明确写出论题,阐述过程须史论结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说:“佛教经典云:‘佛为一大因缘出现于世。’中国自秦以后,迄于今日,其思想演变之历程,至繁至久,要之,只为一大事因缘,即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而已。”下列各项中符合陈寅恪所说的“新儒学”的是

A. 建构起天人一统的系统模式

B. 构造起人伦核心的儒学体系

C. 形成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D. 为汉唐大一统奠定思想基础

 

查看答案

2016年中国科学家研制的量子通信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科学家潘建伟表示,起名“墨子”是因为墨子最早通过小孔成像实验发现光是直线传播并作科学解释,为量子通信打下一定基础。现代量子理论认为,“量子纠缠”可成为量子保密系统的基础,因单个光量子在传输信息时测量不准、不可克隆,这构成量子通信安全基石。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 古典科技改变现代世界面貌

B. 量子论开始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

C. 科学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D. 科学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

 

查看答案

五四运动不久,胡适在学术上拉起了“整理国故”的旗号,开了《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目录》;1923年梁启超写了《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继胡梁后还有别人提出的国学目录,由此,形成了一股开列国学目录的旋风。这反映了

A. 知识阶层对传统文化的继续批判

B. 知识阶层对新文化运动的反思

C. 传统文化拥有强大的生命力

D. 知识阶层对西方文化的否定

 

查看答案

王韬《易言跋》:“盖万世不变者,孔子之道也。”郑观应《危言新编》:“庶知所变者,富强之权术,而非孔孟之长经也。”这表明二人

A. 否定在中国进行政治体制变革

B. 排斥西方社会自由平等的民权理论

C. 与地主阶级顽固派的主张趋同

D. 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观点根本对立

 

查看答案

“我们当时认为,中国自汉以后学问全要不得的,……所以专读各经的正文和周秦诸子。既然外国的学问都好,却是不懂外国话,不能读外国书,只好拿教会的几部译书当宝贝。再加上我们主观的理想……我们的新学就是这三种元素混合构成。”材料中的“新学”

A. 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

B. 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C. 提倡“中体西用”

D. 倡导“维新变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