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名儒邵雍说:“室中造车,天下可行,轨辙合故也。苟顺义理,合人情,日月所照,皆可行...

名儒邵雍说:“室中造车,天下可行,轨辙合故也。苟顺义理,合人情,日月所照,皆可行也。”张载认为:“天下国家无皆非之理。”由此可见,二人均认同

A. 天理与人欲的对立关系

B. 先义后利的儒家追求

C. “理”是万物的本源

D. 家国天下的社会责任感

 

C 【解析】材料二人均是北宋理学家,“天下国家无皆非之理。”主张“理”是万物的本源,C正确;A是朱熹思想主张;B不符合材料主旨;D是理学积极影响,材料没有体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并成为黄巾起义的工具。而东晋道教代表人物葛洪认为黄巾军领袖张角“诳眩黎庶,纠合群愚,招集奸党,称合逆乱”;同时强调“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信道求仙者应“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葛洪的主张

A. 体现了三教合一的趋势

B. 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C. 反映了下层民众的诉求

D. 动摇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查看答案

某思想家指出,“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法政独出于主,而不从臣出。”春秋战国时期实践这一思想最成功的地区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东汉光武帝为更换太子而颁布的诏书中,先引《春秋》,然后说:“《春秋》之义,立子以贵。东海王阳,皇后之子,宜承大统。皇太子强,崇执谦退,愿备藩国。父子之情,重久违之。其以强为东海王,立阳为皇太子,改名庄。”这表明儒学在当时

A. 开始成为国家的正统学说

B. 适应统治需要成为官方哲学

C. 作为政府选官制度的标准

D. 成为封建君主的政治利用工具

 

查看答案

《春秋》是鲁国史官对时事流水帐似的记录的总称。从历史的眼光看,是一部后人所谓的“断烂朝报”,但经孔子修订整理后,成为儒家典籍,被后世统治者所推崇。原因在于其

A. 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B. 具有了伦理教育的功能

C. 起到了维护贵族社会的作用

D. 确立了纪传体史学体裁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斯波义信先生把南宋时杭州的商品集数和流通划分为三个层次(环)的市场圈。一环市场由杭州和它的近郊区组成;二环市场圈是杭州的中距离商业运输图,它直接供应杭州150万人口的日常需要物资,如米谷,薪炭,油脂、鱼肉、生鲜食品、原料,建筑材料、茶、盐等,其范围涉及明州、衢州、镇江黄池等地;三环市场圈是杭州的远距离商业运输圈,它联络全国,甚至波及海外。其实各个城市都能够划分出大小不等的市场圈,市场圈是通过商品的消费和商品的吐纳构筑的。”……如果说市镇的兴起是宋代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那么市镇兴起的原因之一就是城市的辐射带动。……这些市镇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城市的周边,依次递进,构成了市场网络的联结支点,它们的兴起与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是分不开的

——李晓《宋代城镇综合经济功能的增强与城乡经济一元化》

(1)依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合理利用了东北、华东,华北等经济发送,解放较早的地区的经济优势,对原有的城市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变单纯的消费城市为生产、生活协调发展的城市,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心,缓和了城乡矛盾,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党和政府采取了正确的城市工作方针和政策医治城市的战争创伤,促进了城市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宁克平《城市与人·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策》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推动城市化进程的主要措施。

材料三在1978年的时候,全国个体户只有14万户,私营企业一户都没有。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到2002年底,我国有雇工8人以上的私营企业243万多户,从业人数3400余万人,雇工在7个人以下的个体工商户2377万户,从业人数4742万人,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数超过8000万,加上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人数超过2.2亿,国有企业的从业人数从1.2亿,下降到现在的不足五千万,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左右,占每年GDP增量的贡献率已经超过60%。

(3)材料三反映的经济现象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析材料三中的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