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兴中会、同盟会创立时的“驱除鞑虏”,到民国初肇时的“五族共和”,再到国民革命时...

从兴中会、同盟会创立时的驱除鞑虏,到民国初肇时的五族共和,再到国民革命时的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可以看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发展轨迹是

A. 从反对帝国主义到民族自强自立     

B. 从立足汉族本位到追求中华独立

C. 从暴力革命手段到和平主义思想     

D. 从反满兴汉目标到联合满族人民

 

B 【解析】 试题分析:“驱除鞑虏”强调的是反抗满清统治者,带有片面的民族主义色彩。国民革命时的“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强调的是中华民族整体民族意识的觉醒。所以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发展从立足汉族本位到追求中华独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①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②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

③都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④它们之间具有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军阀时代既是乱世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1916年之后的十年中形形色色的思想实践和试验毫无拘束地涌现出来。”能用来支撑该观点的是(  )

①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②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③孙中山提出“节制资本”  ④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该段论述应出自(  )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五大    D. 邓小平“南方谈话”

 

查看答案

1924年,孙中山说:“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欧美既无从仿效,我们自己便应该想一种新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孙中山能找到“新方法”的主要原因有(  )   

①十月革命的影响 ②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 ③孙中山与时俱进的精神 ④孙中山转变为无产阶级者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1896年孙中山先生在伦敦被清政府诱捕,后得英人康德黎帮助而获释,获释后孙中山在英国停了九个月,他目睹了诸多工业化国家日渐增长的社会改革与革命的趋势。这九个月的经历最有可能刺激孙中山萌生的思想主张是(  )

A. 社会改良思想    B. 民族革命思想    C. 政治革命思想    D. 社会革命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