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在长安设太学。...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在长安设太学。太学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汉代太学注重考试,并建立了一定制度。考试在太学有两种作用:一是选才手段,一是督促,检查学生的学习的管理手段……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监,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教育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教育的发展对当时社会的作用。

材料二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渝(渗透)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以仰付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

——张之洞等在清末“新政”期间的《重订学堂章程折》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教育理念及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1915—1923年:1915年,辜鸿铭写成《中国人的精神》,其目的是“解释中国文明并揭示其价值”。1923年,柳怡徵完成《中国文化史》,其主旨是“让学生看到中国文化的全貌和真相,也让青年们自己理解中国文化是否真的一文不值”。

1938-1945年:一批重要的历史学术书籍在这个时期出版,如周谷城的《中国通史》,钱穆的《国史大纲》,缪凤林的《中国通史要略》,吕思勉的《吕著中国通史》和柳诒徵的《国史要义》。

(3)结合材料三所述的两个历史阶段的时代背景,分别说明出现所述两种文化现象的原因。

 

(1)特点:国家设立专门教育机构;以儒家教育经典为教学内容;注重考试,建立专门制度。 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适应了国家统一的趋势;儒家思想成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2)“中体西用” 影响:有利于引进西方近代科技,培养人才,促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推动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3)1915—1923年: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号召“打倒孔家店”;引发了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思潮;一些思想家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其独特的价值。 1938—1945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危机严重;一些史学家为了激发民族自尊心,弘扬民族精神。 【解析】(1)审题的时候,要注意明确题干“特点”以及“作用”要求,避免作答不完整。关于第一小问“特点”,紧扣材料二信息“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在长安设太学”、“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汉代太学注重考试,并建立了一定的制度”等,归纳、概括,注意把握到以下方面:国家设立专门教育机构、以儒家经典为教学内容、注重考试,建立专门制度等。关于第二小问“作用”,紧扣材料二信息,结合相关史实,分析、认知,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认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适应了国家统一的形势、儒家思想成为统治者推崇的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等,所组织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2)第一问,据材料“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渝(渗透)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并结合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加以回答可以得出其理念为中体西用。第二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对洋务运动的影响和对近代中国教育及西方思想在中国传播等方面加以回答。 (3)紧扣材料三时间信息“ 1915-1923年”、“1938-1945年”,进一步可知分别涉及新文化运动和抗日战争。因此,注意分别围绕新文化运动和抗日战争的史实以及影响展开说明,所组织的答案符合相关史实,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女留(日)学生吴墨兰说:妇女都在为革命尽力。我打算12日去武昌。回国后自然是参加可敬的苏氏姑娘组织的娘子军,为革命而战……假如不需要娘子军,那我就深入内地,或演说或做密使,决心为革命奉献自己的生命。材料反映的历史背景可能是                            (    )

 A.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B.戊戌变法运动兴起

 C.辛亥革命蓬勃发展  D.新文化运动兴起

 

查看答案

历史学习中,常常需要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下列史实没有因果关系的是

A. 辛亥革命——剪发辫,改称呼

B.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C. 资本主义发展——近代西方代议制建立

D. 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

 

查看答案

民国时期的著名记者黄远生说:盖在昔日,仅有制造和政法制度之争,而在今日已成为思想上之争。中国近代涉及制度之争的事件有(  )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在中国近代的某个时期,激进的知识分子及青年学生认为,拯救中国之道在于全面否定传统。为此,他们提倡。

A. “中体西用"

B. “师夷长技以制夷”

C. “民主和科学"

D.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查看答案

下面示意图中事件贯穿的主题是

A. 救亡图存

B. 反对封建统治

C. 政治民主化

D. 发展资本主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