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84年,新的一次核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物理学家邓稼先欣喜地写道“红云冲天照九...

1984年,新的一次核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物理学家邓稼先欣喜地写道“红云冲天照九霄,千钧核力动地摇。二十年来勇攀后,二代轻舟己过桥。”此前20年我国在核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有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建成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

④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A 【解析】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正式建成运转是1958年,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是1970年,不符合1964年时间,排除③④,①是1964年,②是1967年,选择A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00年,“隆平高科”上市交易,袁隆平富了。不过这一次,民众的评论似乎打破了“仇富”的定律,有人表态:“袁老就是买飞机,我们也不眼红。”民众之所以有这种“仇富不仇袁隆平”的心态,主要是因为袁隆平

A. 促进了世界和平事业的发展

B. 对中国国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C. 在解决人类的粮食问题上取得了重大成就

D. 从事慈善事业,是世界人民的福星

 

查看答案

“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以来,我国科技成就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能证明此观点的史实是

A. “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票证制度的普遍实施

B. “南优二号”选育成功、“革命样板戏”广泛流行

C. “神舟”飞船发射成功、教育战线的“停课闹革命”

D. “银河一号”研制成功、互联网的普遍应用

 

查看答案

国防科委主任张爱萍亲自挥笔命名为“银河”,并题诗一首:“亿万星辰汇银河,世人难知有几多。神机妙算巧安排,笑向繁星任高歌。”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 中国航天科技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B. 中国航天人流下了许多辛勤的汗水

C. 中国每秒运算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问世

D. 21世纪初中国取得的这一科技成果令人倍受鼓舞

 

查看答案

从新中国成立前夕到1957年春,海外归国的知识分子达3000人,约占新中国成立前夕在外留学生和学者总数的一半,他们中的许多人,如李四光、华罗庚、钱学森、邓稼先等,成为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归国潮”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B. 西方国家的大力支持

C. 新生政权的强大感召

D. 科研条件的显著改善

 

查看答案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中世纪时,欧洲书籍以手抄为主,文化教育长期被教会所垄断。中国的活字印刷术经伊朗传至欧洲,15世纪中期,德国的谷腾堡受此影响制造出印刷机。读书行为从上层社会扩展到下层百姓。路德的德语《新约》,两年中印行了14版。启蒙运动是以一系列资产阶级著作的传播为标志的,如法国伏尔泰的《牛顿哲学原理》、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卢梭的《民约论》等。

(2)依据材料,简述印刷术的传播对欧洲出版业及文化传播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