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标语口号可以营造氛围、扩大宣传。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最可能使用的标...

标语口号可以营造氛围、扩大宣传。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最可能使用的标语口号是

A.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 “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而斗争

C. “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于1954年,因此此时最可能使用的口号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故A项正确;“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而斗争”是七届二中全会的口号,故B项错误;“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1949年第一届政协的口号,故C项错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巴黎公社时期,法国并不存在建立工人阶级政权的客观条件。”这里的客观条件主要是指

A. 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尚未建立

B. 资本主义经济未得到充分发展

C.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并未激化

D. 领导者大多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查看答案

同样是古代文明的典范,罗马和希腊对待公民权的态度却大相径庭。雅典观念中“公民”的资格是有严格限制的,罗马后期则授予其他部族公民权,摒除了血缘纽带建立的封闭社会,代之以共同守护罗马意志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国家。罗马后期的这种做法

A. 实现了罗马疆域内公民的平等

B. 利于古罗马统治基础不断扩大

C. 使罗马公民权利比希腊更广泛

D. 削弱了罗马帝国的政治凝聚力

 

查看答案

王国维《观堂集林》载:“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其所肯定的周王朝崭新政治制度有

①立嫡立长之制

②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③封建子弟之制

④三公九卿制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曾在一次外事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当今世界是一个变革的世界,是一个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的世界,是一个国际体系深度调整的世界,是一个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并朝着有利于和平与发展方向发展的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由此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2)20世纪六十年代,西欧国家为谋求共同发展有何重大举措?这一举措对国际关系带来了什么重要影响?

(3)20世纪90年代,世界格局又发生了怎样的剧变?其直接原因是什么?

(4)综上所述,你认为导致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剧烈变动的根源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恩格斯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过程,指出唯物辩证法使马克思作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而两大发现又使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变成了科学。文中指出:“这种历史情况也决定了社会主义创始人的观点。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反杜林论》

(1)材料一中“不成熟的理论”指什么?根据上述结论简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材料二:在列宁登上历史舞台之前,俄国曾经出现过许多共产主义小组。其中,一个名叫维拉·扎苏里奇的女共产主义者给马克思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她问道,马克思提出的与大工业、工人阶级紧密联系的社会主义,是否可以在俄罗斯实现?马克思回答说,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国家实现。

——《大国崛起·风云新途》

材料三:根据列宁的观点,社会主义革命不仅能够在具有阶级觉悟的无产阶级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它也可以在一个不很发达国家开始,然后再影响其他国家,最终在全世界得以传播。

——(美)曼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列宁和马克思的主张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列宁革命主张的主要依据。

材料四:中国革命在斗争方式与发展形式方面,有极可注意的特点,如“革命不可能有夺取‘首都’一击而中的发展形势”,而是“各省农民此起彼落的武装暴动

——瞿秋白(1927年12月)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俄两国分别选择了什么样的革命道路?简要说明两国存在这种差异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