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个人的生活范围、职务工作都是至高无上的主所交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个人的生活范围、职务工作都是至高无上的主所交付和安排的……。如果基督徒在某种对社会有益的事业中卓有成效,道德高尚,并参加和服从教会,他就具备了“蒙召”成为选民的外在标志。否则,便是弃民。……加尔文因此极力提倡诚实、正直、勤勉的职业道德,反对欺诈和投机。正如弗罗姆所说:“强迫自己去工作,喜爱节俭,把个人的生活变成达到别人的权力之目的之工具,苦行禁欲,以及一种强制的责任感,……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性力量,没有这些属性,现代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从加尔文宗教改革看西方现代性起源》

材料二1525年,(王阳明)在《节庵方公墓表》一文中指出,“古者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在这篇《墓表》中,王阳明不仅把工商放到与士农平等的地位,还认为社会上出现“交鹜于利,以相驱轶,于是始有歆士而卑农,荣宦游而耻工贾”的现象,完全是因为“王道熄而学术乖,人失其心”所造成。他的“四民异业而同道”在其时引起了很大反响,逐渐改变了人们对工商的传统看法。到明末清初,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进一步提出了“工商皆本”的口号。

——摘编自《略论王阳明的工商思想》

材料三在独特的国家治理模式之下,中国从来没有独立的工商运行体制,而当工业文明的曙光到来的时候,商人阶层非常悲哀地无法建立独立的、新的商业伦理,企业家阶层对自身的身份认同感非常薄弱。

——《中国为什么没有独立的商业伦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相关历史背景,评述加尔文经济思想提出的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对经济伦理的改造与加尔文有何共同之处?其未能真正推动社会转型的原因有哪些?

 

(1)背景:资本主义发展,人文主义兴起;传统神学理念束缚社会经济;宗教改革打破教会独裁。 意义:加尔文天职观与先定论,破除旧的职业与财富观,否定了教会与贵族等级特权;肯定了资产阶级发财致富的正当性,并为其提供神学依据;其对规范经营、节俭生活的倡导,也适应早期资本主义和资本积累的需要;其经济思想随宗教改革大众化,在欧洲广为传播,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 (2)共同点:托古外衣;世俗职业平等化,共同的社会意义;肯定商业和正当盈利;注重经济道德约束。 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重农抑商,闭关锁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薄弱,商人未形成独立的资产阶级;王阳明等代表地主阶级,新经济思想不系统,未实现大众化,无法改变整个社会与儒学轻商状况。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加尔文的经济思想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这个大背景之下提出的,所以在评述加尔文经济思想提出的重要意义时主要围绕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适应早期资本主义和资本积累的需要等角度进行论述即可。 (2)王阳明对经济伦理的改造与加尔文的共同之处主要从都主张职业平等化、都肯定商业和正当盈利、在经济活动中都注重道德约束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未能真正推动社会转型的原因主要从政治方面的封建专制统治、经济方面的自然经济并未解体仍占统治地位等多角度分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世界仅有联合国大会、七国集团会议等少数多边峰会。今天各种多边峰会已纷纷涌现,如 APEC峰会、G20峰会、“金砖国家”峰会等。多边峰会的大量涌现反映了

A. 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

B. 新兴国家努力构建经济新秩序

C. 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面临困境

D. 经济区域集团化突破地域限制

 

查看答案

1991年12月,随着苏联分崩离析,统治世界四十余年的国际秩序正在走向终结。各国决策者们突然发现,沿用近半个世纪的外交和国防基本战略,正在迅速变成一堆历史垃圾。这里的“历史垃圾”是指

A. 热战对峙,局部战争    B. 经济封锁,区域联合

C. 军事遏制,政治对抗    D. 和平演变,意识渗透

 

查看答案

《西方文明简史》中用“两个‘协定’改变经济世界”作为章目,评述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变化。二战后,经济世界的“改变”主要是指

A. 西方国家居于经济主导地位

B. 建立起制度性的经济协调机制

C. 消除了国际自由贸易的壁垒

D. 出现倡导自由贸易的经济思想

 

查看答案

1891年,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拥有11万雇员,而同期的美国军队服役人数不过39492人。1893年,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的年度预算为9550万美元,相当于同期美国政府公共预算的25%。由此可以推知

A. 新兴产业催生了现代大企业

B. 铁路发展需要大量资金

C. 美国有必要出台“反垄断法”

D. 工人斗争会更趋激烈

 

查看答案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有首关于秋收起义的《农友歌》,用浓烈的地方民歌语调唱道:“天下的农友要哇翻身哪,自己当家作主人哪,一切权利归农会呀,共产党是我们引路的人哪。”这首歌的思想内容源自于毛泽东的

A. 《论持久战》

B.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C. 《井冈山的斗争》

D. 《论十大关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