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梦幻里惊醒,开始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梦幻里惊醒,开始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好些新的因素推动着人们更新对西方和中国的认识:……1892年,在西方传教士所办的各种学校中学习的学生已达一万六千余名。从1815年至1891年间,中国先后创办的各种华文报刊达64种,加上香港地区的6种,共达70种之多……努力介绍西方的科学技术成就、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状况以及近日新闻,为中国士子的视野与世界连接提供了客观条件。同时,有数以百计的外国书籍翻译为中文出版。到外国考察、留学、经商和做工的中国人至70年代末已达80万以上

——袁伟时《帝国落日》

材料二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无论是李鸿章、康有为,还是孙中山,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据(裴钰《改变中国》)相关内容整理

材料三(结合下图)图文材料:

……中国不可能只从我们这里引进知识、科学和工业资源模式而不引进那些带有病毒性质的政治上的改革。否则,她将什么也得不到

——1881年7月23日《纽约时报》社论

材料四中国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

——陈旭麓(历史学家)《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了解西方的主要途径。

(2)依据材料二,说明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指导思想分别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改变中国”中的作用。

(3)透过材料三中的图片,从中可以获取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的认识。

 

(1)教会学校的教育;报刊的宣传;新闻的传播;译著的介绍;国外华人的影响。 (2)指导思想:“中体西用”;维新思想(实行君主立宪);三民主义(实行民主共和)。 作用:推动了救亡图存的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有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 (3)信息:清政府开始重视海洋权,建立比较强大的近代海军;清政府把受挫的原因归结为不利的外部环境;清政府政治制度腐败,没能实现国家的强大。 (4)中国学习西方过程中新旧思想产生激烈的碰撞,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过程;经历了一个由思想认识到付之实践的过程。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从材料“在西方传教士所办的各种学校中学习”“中国先后创办的各种华文报刊”“有数以百计的外国书籍翻译为中文出版”“到外国考察、留学、经商和做工的中国人”中概括出近代中国了解西方的主要途径。 (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内部改变”是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戊戌变法的指导思想是维新思想;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根据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三者的作用。 (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获取和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从图片中“清朝的海军”体现了清朝开始重视海洋权益;图中“挺大的船怎么开不快?”“是天气不好”反映了清政府把受挫的原因归结为不利的外部环境;图中“腐败的政治制度”反映了清政府政治制度腐败,没能实现国家的强大。 (4)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归纳能力。根据四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中国学习西方过程中新旧思想产生激烈的碰撞,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过程;经历了一个由思想认识到付之实践的过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指出:未有其民愚陋、怯弱、涣散、混浊,而国犹能立者……欲其国之安富尊荣,则新民之道不可不讲。……新之义有二:一曰,淬励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其所本无而新之。二者缺一,时乃无功。梁启超强调(    )

A. 新民之道是立国之本    B. 改造国民的素质

C. 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    D. 新文化的融合性

 

查看答案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这表明中国向西方学习进入了哪个阶段? (   )

A. 物质技术    B. 政治制度    C. 思想文化    D. 实业教育

 

查看答案

梁启超认为“戊戌变法,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小,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下列有关维新变法运动的评价,与此说法吻合的是

A.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           B.开辟了向西方学习的的强国御辱之道

C.形成了中国近代首次思想解放潮流   D.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

 

查看答案

粱启超认为: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新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这说明维新变法

A. 开创了中国科学与民主的先河    B. 使中国进入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新阶段

C. 使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D. 促进了近代中国人的思想解放

 

查看答案

中国某一时期的报刊上充斥着天演”“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新名词,有教师以物竞”“天择为作文题目,有些青少年以竞存”“适之等作为自己的字号。这些现象最能反映

A.社会普遍要求挽救民族危亡         B.民族危机促使国人逐渐警醒

C.达尔文进化论在中国广泛传播       D.清政府允许西方思想自由传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