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一出自王信《明清外貿顺差、白银流入及对经济的影...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一出自王信《明清外貿顺差、白银流入及对经济的影响》

图是公元1000年以来是中国、美国、日本、印度、西欧各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百分比,请依次指出每条线所代表的国家,并任选其中一国分析其发展趋势。

 

①印度;②中国;③西欧;④日本;⑤美国。 示例1:②代表中国。 19▲世纪初以前,由于传统农耕经济的发展,社会相对稳定,有利于文明的传承,中国的经济总量仍雄居世界榜首。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完成,19世纪中期,中国被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超越。20世纪中期,新中国在实现民族独立的基础上开始有计划地经济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92年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加。 示例2:⑤代表美国。 1775▲年独立战争和1860’s的南北战争为美国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基础。19世纪后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及时更新技术设备,经济迅速发展,两次世界大战削弱了欧洲的实力,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但随着西欧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增强和第三世界的兴起,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腾飞,美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 (任选一国进行作答,答案言之有理、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解析】本题的解答首先应当根据各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百分比,确定每条线所代表的国家。如从19世纪中期以前大多时间居于世界首位可以看出②代表中国;从二战后成为世界经济霸主可知⑤代表美国;以此类推,确定①为印度、③为西欧、④为日本。然后选定一个经济体,联系史实进行论述。最好确定中国、美国、西欧和日本中的一个,这样联系史实更容易阐述。要做到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传统福利行政制度发展至宋代,基本完备。宋代社会福利救济制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于常平仓、义仓之外,专设广惠仓,以为社会福利救济粮的基本储备。第二、设福田院及居养院,以救济“老疾孤穷丐者”。第三、令全国各州县置居养院、安济坊。居养院收容残疾、无家可归者及孤儿,可教者,令入小学就读,免学费,官为制衣。安济坊是依寺庙而立的医院兼疗养院,“募僧主之,为贫病无力求医者治病并收住养疗”。第四、一般官方济贫施舍制度。“凡鳏寡孤独瘾老疾废贫乏不能自存应居养者,以户绝屋居之;无(户绝屋),则居以官室,以户绝财产充其费,不限月,依乞丐法给米豆。”第五、漏泽园与丧葬救济。于京城近郊佛寺买地,以痊(埋葬)死之无主者,官府拨给棺钱。第六、医疗卫生救济制度。仁宗时颁《庆历善救方》于天下,其内容大致是关于救病医方及官府施药费办法。京师大疫时,仁宗曾命太医出宫内药品和药救民。又令太医官到各县为病民诊治授药。

——摘编自范忠信《中国古代福利救济制度及其精神》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以后,瑞典的社会保障体系陷入了危机,主要表现在:公共开支比例过大,各项福利开支(养老、医疗、失业、生育、伤残等)大约占政府公共开支的85%,公共开支占GDP的比重也从20世纪60年代的35%上升到20世纪90年代的70%,财政不堪重负。过度福利对劳动者积极性起反激励作用,造成了“福利欺诈”和“福利依赖”的现象。高福利导致高税收,1980年,瑞典个人所得税平均的边际税率为56.8%,个人所得税占个人劳动收入的比重为65.2%,占GDP的比重为47.7%;由于税收过高,导致劳动力成本较高,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失业率提高,迫使企业提高工资,引发通货膨胀;高福利使得个人缺乏储蓄和投资的积极性,影响经济长期发展,瑞典人均CDP在OECD(经合组织)成员国的排名从1970年的第4位下降到了1995年的第16位。

——摘编自《福利国家理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福利救济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瑞典社会保障体系所面临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并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对我国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二战后,路德维希·艾哈德主张打破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阶级界限,消除穷人和富人之间的敌对情绪,实现生产来和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名义工资的大幅度增长,维持低廉而稳定的物价水平。为此德国建立

A. 社会市场经济

B. 国家统制经济

C. 混合市场经济

D. 社会主义经济

 

查看答案

1964年6月15日,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产生尖锐分歧。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联合起来,并以此组成一个集团参加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谈判。77国集团的出现

A. 标志第三世界国家登上了国际舞台

B. 反映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趋势加强

C. 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D. 是对美苏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的回应

 

查看答案

18世纪50~70年代,法国的一些经济学家主张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他们的主张

A. 体现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

B. 利于法国工业革命展开

C. 与中国传统重农思想一致

D. 体现了重商主义的观点

 

查看答案

罗马法学家将罗马法区分为公法和私法。相比而言,私法发达,对简单商品经济的重要关系均做了详尽而明确的规定,而公法却始终未能发展到私法那样的程度。罗马法制建设以私法为核心的主要原因是

A. 立法机关的公权力受限制

B. 奴隶制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C. 平民与贵族长期的斗争

D. 维护奴隶主阶级私有财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