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近代有一首竹枝词中写道:“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

近代有一首竹枝词中写道:“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

A. 铁路运输

B. 电报电信业

C. 航空事业

D. 航海事业

 

B 【解析】从材料当中的描述“举头铁索路行空”“音书万里一时通”两句可知需要架设电线,另外还有传播信息的功能,符合题意的是B选项电报通讯。A选项铁路不会在“头上”;C选项航空事业不会出现“铁索”;D选项航海事业应该与水有关,而不是天空有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用铁线连缀不绝,陆路则架木杪,遇海则沉水中。司事者,……以铁线之一端画

字,其一端在千里外,即照此字写出,不逾晷刻也,”该通讯设施在中国最早出现

19世纪

A. 六十年代    B. 七十年代

C. 八十年代    D. 九十年代

 

查看答案

1890年前后,一位居住浙江余姚蒋村的小地主,从蒋村坐木船到宁波要花三天两夜,从宁波乘轮船到上海,路虽然远十倍,但一夜之间就到了。受此刺激,他后来要自己的儿子离开私塾到教会学校读书,学习西方制造。材料主要反映出

A. 交通工具的进步推动人的思想观念转变

B. 上海与浙江等周边地区的交通非常发达

C. 西方工业品的输入影响到民众生活习俗

D. 近代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赶火车……赶轮船……赶汽车”成为新的社会俗语。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②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

③新式交通工具运行时间相对固定

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腾讯历史频道推出《转型中国1864-1949》系列原创策划。策划以年份为单位,逐一梳理近代史关键命题。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1920年年度事件的是

A. 国共关系由合作走向破裂

B. 中国出现首个电报机房

C. 无线电台开始引入中国

D. 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开通

 

查看答案

1915年离开中国的俄国人克伦斯基回国后,把在中国生活15年期间的所见所闻写了篇文章。他的回顾性材料中不可能包括

A. 听见别人喊他的一位华人为“先生”

B. 乘坐了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

C. 在北京观看电影《定军山》的首映演出

D. 在报纸上看到关于同盟会成立的新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