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7世纪晚期的传教士估计,仅上海就有20万织布工人和60万提供纱线的纺织工人。广...

17世纪晚期的传教士估计,仅上海就有20万织布工人和60万提供纱线的纺织工人。广东等地的丝织、陶瓷业还主动灵活地调整产品结构,开发了专供海外市场的“粤缎”“粤纱”等。此史料印证了

A. 沿海地区生产专业化的分工

B.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兴盛

C. 海外贸易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

D. 东南沿海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A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明清之际中国海外贸易的发展,带来了生产的区域化,如上海的织布、纺纱,广东的丝织、陶瓷业,故本题选A。B指的是国内贸易,排除;C中的国内市场扩大从题中无法体现,排除;D出现于鸦片战争后,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早在洪武十七年(1384年),明政府就将部分税粮折为白银征取;正统二年(1437年),朝廷被迫宣布“弛用银之禁”,于是“朝野率用银,其小者乃用钱”。这一现象说明

A. 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B. 经济发展促进政府政策的调整

C. 税制改革推动白银普遍化

D. 明政府改变了传统的经济政策

 

查看答案

清乾隆时期,广东、湖南、安徽等不少南方省份纷纷出现了“租田者不输租”的现象,为此地主向佃户收取地租抵押金,租约期满后视具体情况返还。这反映了

A. 佃农身份地位提高    B. 清初土地兼并严重

C. 佃农风险意识增强    D. 江南小农经济衰退

 

查看答案

随着土地买卖和转移加快,典卖制盛行,宋朝法律确认地主、自耕农的土地私有权,发给他们红契,作为土地私有权的凭证。这表明

A.土地买卖日益频繁   B.土地经营权商品化

C.政府维护地权流转   D.传统经济政策松动

 

查看答案

宋代有很多“不得已而粜者”的现象:“一谷始熟,腰镰未解,而日输于市焉。”明代也有“一有收熟,视米谷如粪土,变谷为钱,又变钱以为服食日用之需”。这些现象普遍出现表明

A. 农业面向市场

B. 政府不抑兼并

C. 阶级矛盾尖锐

D. 商品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

据《全唐文》记载:“岭南、福建及扬州蕃客,宜委节度使常加存问,除收舶脚进奉外,任其往来通航。”皇帝诏令允许蕃客“自为贸易,不得重加率税”。这反映了唐朝(  

A.海上丝绸之路繁盛 B.经济重心南移刺激外贸

C.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D.设立机构加强外贸管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